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9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管地温表安置在观测场内南侧,面积3×4m2,自东向西,由浅而深,表间相距约50cm,在地中央排成一行。40cm温度表于每日2、8、14、20时观测,80、160、320cm地温表于每日14时观测。土壤温度变化先从表面开始,逐渐影响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热量的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土壤表面热量累积达到最大值而出现一天中的最高温度时,土壤各深度的温度尚未达到一天中的极大值。因此,土壤最高、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滞后。一般情况下40cm地温从每年1月初开始逐渐回升,到8月初达一年中的最高值,以后又逐渐下降,在次年的1月初达全年的最小值。80cm…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地温表被土壤冻结,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可事先用等量的凡士林和机油混合物涂抹在表身贴地的一面.然而天气变化并无固定的模式规律.如遇冬季提前结冻或天气骤变,20时观测时常发现地面温度表被结冻的潮湿土壤冻住,无法直接拿起调整。  相似文献   
3.
4.
从县站测报工作普查中,发现个别站雨后耙松地温场时,为省事起见不重新埋置四支曲管地温表,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曲管表如果不重新埋置,久而久之周围的土壤就会板结,从而影响地中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因为土壤的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太阳辐射,特别是在太阳辐射较强的夏季,土壤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5.
徐辉 《气象》2005,31(4):88-88
《地面观测规范》规定:直管地温表应安装在带有铜底帽的保护框内,保护框顶端连接在一根木棒上,木棒顶端有一个金属盖,恰好盖住硬橡胶套管,木棒上几处缠有绒圈,金属盖内装有毡垫,温度表的感应部分周围填满铜屑。这样安装的目的就是阻滞管内外空气对流交换,防止降水等物落人,温度表具有必要的滞后性。只有这样才能真实测定地中温度。有的观测员在平时观测工作中,并未完全按上述规定执行,容易造成记录失真。  相似文献   
6.
观测场环境恶化对气象资料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业务,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测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地点应设立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然而自1994年5月至1996年底,距临猗县气象局观测场0.9m至6.5m处,先后建起6m至25m高的住宅楼2座,锅炉房1座,水塔1座。至此,观测场从东到西南方向被这些建筑群包围的严严实实。进入冬季,冻土器、…  相似文献   
7.
王媛 《河南气象》2003,(2):48-48
为避免观测误读,应对观测记录进行比较分析。 ①08时的最高气温与昨日20时的干湿球温度比较,若无升温过程,二者应接近或一致。 ②08时的百叶箱最低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比较,一般情况下,前  相似文献   
8.
造成地温误差的几种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面温度差值的特有属性,总结分析了造成14时0cm与20时地面最高温度值相关的3个原因是(1)观测时误读;(2)地温场板结;(3)温度表性能差。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1引言自动气象站投入气象业务运行后,所测得的气象要素值和人工观测值常常存在某些差异。当人工观测数据和自动值之间差值较大时,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加以解决是确保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准确的必要措施。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人工观测地温值与自动站数据差值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