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梅馨  许志琴等 《岩石矿物学杂志》1990,9(1):47-54,T003,T004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TEM)对两个新生代裂谷区的碱性玄武岩(法国中央地块克莱蒙菲朗及中朝板块北部河北万全)中漫源矿物橄榄石的位错亚构造进行研究,通过位错类型、衍射花样、格斯矢量b^→及位错滑移系的分析及计算,判断了深源包体从上地幔进入地壳的动力学过程-经历了高温(>1000℃)蠕变、低温(<600℃-800℃)应变及后期局部温度回阶段,确定了高温滑移系以{0kl}[100]及(001)[100]为主,并存在由(010)[001]及(100)[001]滑移系组成的高温位错网络,计算了低温应变的滑移系为(11)[001]及(010)[001]。  相似文献   
2.
介绍正平教授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经验。教授认为鼻咽癌患者多有不良饮食偏嗜,邪热内生,耗伤肺胃之阴,胃阴不足又致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不足,血行涩滞,邪毒积聚而成本病。其治疗以健脾益气、扶正抑瘤抗癌为本;辅以养阴生津、调理阴阳;兼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其重视舌诊,辨证加减,并提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推荐有放化疗指征的患者在接受放化疗同时服用中药以减毒增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今年"五一"期间,博爱县国土资源局山国土资源所在山镇政府配合下,共封填捣毁非法采矿井硐22处,查扣非法运输矿产品车辆7辆。 "五一"刚过,记者来到博爱县山国土资源所采访。一见到记者,山国土资源所所长李恒永就介绍起他们的"五一"是咋过的:"我们所的辖区有山区,有平原,特别是县里的产业集聚区也在我们辖区,巡查任务相当重。为了抓好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在镇政府的全力支持配合下,我们采取白天蹲守跟踪、夜间突击检查等方式,经过连续三天三夜的查访、蹲点、跟踪,组织30余人,出动大型装载机和挖掘机两部,封填捣毁非法采矿井硐22处,查扣非法运输矿产品车辆7辆,有效地制止了乱挖滥采矿产资源的现象,保障了节日期间国家矿产资源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谭志远 《地质与勘探》2022,58(4):875-886
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镜下薄片观察,于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镜下薄片观察,在川南香田剖面早志留世石牛栏组下部发现一套风暴沉积,具有侵蚀底面、砾屑层、粒序层理、丘-洼状交错层理、沙纹层理以及风暴与平静天气形成的沉积物互层等风暴沉积特征。理想风暴沉积序列由6个沉积单元组成,根据剖面不同沉积单元间的排列组合,将其划分为4种风暴沉积序列,各序列间存在一定继承性,由下向上表现为远源型风暴向近源型风暴的转变、风暴强度逐渐增强的过程。结合更靠扬子东南缘的深水剖面重力流沉积的缺乏,可以推断早志留世石牛栏期研究区的沉积模式为碳酸盐缓坡。结合风暴的形成机制以及石牛栏组风暴沉积的发育特征可知(尤其是正粒序层理和典型丘状交错层理):研究区早志留世处于中低纬度的古地理位置,可为上扬子区古气候及古扬子海盆演化提供依据;上扬子区早志留世同期异相地层存有争议,风暴沉积特征为石牛栏组、小河坝组、罗惹坪组等地层提供等时性对比标尺;川南早志留世石牛栏组沉积环境意见不一,风暴沉积为其碳酸盐岩缓坡环境提供证据资料。通过总结前人对风暴岩物性认识,结合上扬子区同期地层油气地质条件,可提供油气勘探新途径。川南香田剖面早志留世石牛栏组下部发现一套风暴沉积,发育侵蚀底面、砾屑层、粒序层理、丘-洼状交错层理、沙纹层理以及风暴与平静天气形成的沉积物互层等风暴沉积特征。理想风暴沉积序列由6个沉积单元组成,根据剖面不同沉积单元间的排列组合,将其划分为4种风暴沉积序列,各序列间存在一定继承性,由下向上表现为远源型风暴向近源型风暴的转变、风暴强度逐渐增强的过程。结合更靠扬子东南缘的深水剖面中重力流沉积的缺乏,可以推断早志留世石牛栏期研究区的沉积模式为碳酸盐缓坡。结合风暴的形成机制以及石牛栏组风暴沉积的发育特征可知(尤其是正粒序层理和典型丘状交错层理):研究区早志留世存于中低纬度的古地理位置,可为上扬子区古气候及古扬子海盆演化提供依据;上扬子区早志留世同期异相地层存有争议,风暴沉积特征为石牛栏组、小河坝组、罗惹坪组等地层提供等时性对比标尺;川南早志留世石牛栏组沉积环境意见不一,风暴沉积为其碳酸盐岩缓坡环境提供证据资料;总结前人对风暴岩物性认识,结合上扬子区同期地层油气地质条件,提供油气勘探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激电法在辽宁柏杖子金矿勘查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杖子金矿床是冀东金矿带大型金矿之一,金矿化类型为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浸染型和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大部分金矿矿体是隐伏矿体,矿体与围岩电性差异明显,矿床普查阶段开展了电阻率中梯测量、激电中梯测量和激电测深工作。矿体具有低阻高极化特点,异常带与矿区主构造和花岗斑岩吻合一致,因此由以往围绕北西向小矿体找矿,改变为沿矿区主构造和花岗斑岩寻找隐伏矿体,根据电法异常布设钻孔,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海拔祁连园柏树轮和叶片δ13C值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定了不同海拔的祁连园(Sabina przewalskii)树轮和叶片δ13C值以及叶片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氮含量.结果表明: 树轮δ13C值重于叶片δ13C值, 并且没有明显的海拔趋势; 叶片δ13C值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明显负相关, 但与叶片氮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没有相关关系; 近50 a来树轮δ13C值越来越低, 尽管不同海拔的树轮δ13C值的下降程度存在差异.叶片和树轮δ13C值的变化可能主要受气孔运动的影响, 近50 a来树轮δ13C值的下降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沙地臭柏根系分布及根量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36  
毛乌素沙地臭(Sabina vulgaris)灌丛根量、根系直径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臭根系分布深度可达2.0 m,水平延伸幅度达灌丛边缘以外1.0 m左右处;其根量主要集中在0~60 cm的土层内,占根系总量的60%~70%,呈倒金字塔型分布。根系直径以< 3 mm的细根居多,占剖面总根量的72%左右,集中分布在0~30cm的土层中。> 7 mm的粗根数量很少,占总根数的0%~5%。臭根量和直径分布特征依立地条件及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
关于冀东-辽西中-晚三叠世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的花岗质岩石的源区性质,存在较大争议,且以往对位于其北东向隆起区内的杖子岩体的成因研究程度低.对杖子花岗质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杖子岩体结晶年龄为233±3 Ma,岩石具有低MgO、Mg#和Co、Ni、Cr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明显的Pb、Th正异常和Nb、Ta、Ti、P负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87Sr/86Sr (t) 为0.704 45~0.705 24,εNd(t) 值为-7.3~-1.7;锆石εHf(t) 为-13.4~-5.9.综合分析认为,高Sr/Y比值和低Y含量的杖子岩体属于华北克拉通正常厚度镁铁质下地壳熔融的产物,岩石高Sr/Y比值、低Y含量和Nb-Ta负异常特征为继承的华北克拉通下地壳内在性质,并具有与太古宙-古元古代TTG岩石系列相一致的Nb-Ta解耦特征,表明杖子岩体源区物质有TTG岩石的贡献;岩石Sr-Nd-Hf同位素组成和低相容元素含量特征同样表明岩浆来源于受改造的下地壳熔融.早中生代玄武岩底侵过程中幔源组分的加入对华北克拉通下地壳形成改造,同时提供热源诱发下地壳物质熔融,形成的熔体向浅表侵位,经历一定程度的斜长石分离结晶,并最终形成杖子岩体.   相似文献   
9.
应用埋袋法对毛乌素沙地天然分布的优势种臭、油蒿细根分解进行研究。对两年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臭、油蒿细根分解过程中C、P、K、Mg均表现为释放,释放率油蒿>臭,元素重量损失率K>P>C>Mg;N在臭分解中表现为积累,在油蒿分解中表现为释放;Ca在臭、油蒿细根分解中都表现为积累的趋势,积累率为油蒿>臭;能量在臭、油蒿细根分解过程中表现为释放。该研究为沙区土壤库中的能量转化和流动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TEM)对两个新生代裂谷区的碱性玄武岩(法国中央地块克莱蒙菲朗及中朝板块北部河北万全)中幔源矿物橄榄石的位错亚构造进行研究,通过位错类型、衍射花样、格斯矢量及位错滑移系的分析及计算,判断了深源包体从上地幔进入地壳的动力学过程——经历了高温(>1000℃)蠕变、低温(<600℃—800℃)应变及后期局部温度回升阶段,确定了高温滑移系以{OKl}[100]及(001)[100]为主,并存在由(010)[001]及(100)[001)滑移系组成的高温位错网络,计算了低温应变的滑移系为(110)[001]及(01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