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表的热惯性,探测海面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速梯度的仪器——海面温湿风梯度仪,船上气温、湿度和风速观测的代表性,船上气象仪器的比对,轴流式水泵集水池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冬季 ,的确让人们体会到暖冬的滋味。不仅很少遇上“萧条起关塞 ,摇扬下蓬瀛”的凛冽寒风 ,亦少见“一夜寒生骨 ,满天飞散花”的冰雪天气。相反 ,在“三九”天里 ,不仅闻到了雷声 ,而且“九”未尽 ,倒有几分春讯闹枝头 ,杏花已开 ,杨柳披绿了。如果把我们的思绪再往前延伸 ,就不难发现 ,冬季偏暖又何止是 2 0 0 1年 ?除去偏暖程度和地域范围的差异 ,已经是十几个冬季偏暖了。尽管如此 ,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并未带来多大的影响。我们所说的偏暖 ,只是以建国以后或有记载以来的资料进行对比后得出的结论 ,这就难免有局限性。测定空气…  相似文献   
3.
HJ3A型低温恒温槽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试验设备厂生产的用于一等水银温度计及其它温度计检定、对比、及定点用的设备。1997年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购置,同年在气象仪器计量所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由于该设备承担山西省100多个气象台站大约2000支左右温度表检定任务,故使用频率比  相似文献   
4.
应用有关物理和化学理论,阐述湿球温度表润湿系统(指水杯、湿球用水及纱布、球的表面、扎线等统称为润湿系统),污染的途径,对测湿影响进行了定性(理论上)和定量(实验上)分析,提出减轻影响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使用机制报表程序预审气表 - 1数据中 ,有时发现冬季积雪时 ,计算机经常提示地面最高、最低温度有疑误。这是由于积雪时地面 3支温度表安置状态不同造成的。因此 ,在安置 3支温度表时应注意 :①温度表应水平安置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 ,避免安置不水平使温度表受重力影响而导致温度示值不准。②安置地温表前 ,一定要用干净的软布擦净表身及球部所粘泥土 ,避免因泥、雪不同的导热率使温度不准。③加强巡视 ,每小时都要认真察看 3支温度表的安置状态 ,尤其是在积雪融化时 ,发现表身下陷或悬空应及时重新安置。④要注意保持地温场雪面状态 ,每次移…  相似文献   
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湿球温度表的溶冰观测是:当湿球纱布冻结后,应及时从室内带一杯蒸馏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待纱布变软后,在球下部2~3 mm处剪断,然后把湿球温度表下的水杯从百叶箱内取走,以防水杯冻裂。笔者下站检查业务工作,曾发现某站的气温是-1.1℃,但湿球纱布还未剪短。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原因是当气温达0℃以下,湿球球部的纱布不一定结冰,但水杯内的水会结冰,从而使湿球纱布浸入水中的一部分也结冰,造成影响湿球纱布的正常吸水及湿球表面的蒸发和热量交换,常会形成水上部分纱布似冻非冻,导致湿球温度表示度不稳定,甚至失…  相似文献   
7.
在温度观测中,往往容易发生读数差错,为避免发生读错或者颠倒零下这类大差错,《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特别强调:“注意复读”即一般读数时须复读一次。就是说,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培养良好的观测习惯,观测时思想集中,记录时细致认真,是把读数差错降低到最小限度的基本保证。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8.
依据干湿球测湿原理,分析了湿球溶冰不当的原因,并对最佳溶冰时间的选择和溶冰不当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徐辉 《气象》2005,31(4):88-88
《地面观测规范》规定:直管地温表应安装在带有铜底帽的保护框内,保护框顶端连接在一根木棒上,木棒顶端有一个金属盖,恰好盖住硬橡胶套管,木棒上几处缠有绒圈,金属盖内装有毡垫,温度表的感应部分周围填满铜屑。这样安装的目的就是阻滞管内外空气对流交换,防止降水等物落人,温度表具有必要的滞后性。只有这样才能真实测定地中温度。有的观测员在平时观测工作中,并未完全按上述规定执行,容易造成记录失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