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历史与现代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历史上治黄治淮的环境效应,特别是黄河筑堤和淮河高家堰修筑所造成的环境后果。黄河筑堤为下游平原地区的开发提供了条件,但河床的抬高,地上河的形成,使黄河改道频繁,并由此控制了徽地貌的形成,影响了土壤的成土过程和分布、地表水和地下水动念、涝渍灾害和盐碱化。黄河夺淮后,高家堰的修筑使洪泽湖面积急剧扩大,水位迅速提高,并使之成为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大水库。并由此增加了洪涝灾害的机遇和频率。  相似文献   
2.
以某苯加氢精制工程为例,探讨了焦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利用该项目所在地近3 a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当地的污染气象特征;采用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等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筛选出主要风险因子并进行风险预测,采用多烟团模式并考虑气象因素进行风险计算。结果表明:污染事故发生后,苯类物质的地面浓度最大值为3 214 mg/m^3,位于距离事故发生源WNW方向约50 m处超标1 339倍,由此可知近距离污染严重;高浓度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污染源附近,随着距离的延长,污染物浓度不断向下风向扩散,超标范围在6 km内。利用简化分析法,定量给出此项工程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为7.6×10^-6/a,小于化工行业风险值8.33×10^-5/a,此工程风险值水平与同行业比较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黄金水  相松  杨安  王永明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10):3503-3513
金星在大小、轨道半径等方面与地球非常接近,但现今的观测显示金星在大气、表面温度、重力与地形特征等方面与地球非常不同.对固体金星而言,最显著特征是有火山活动但没有活动的板块构造运动、表面平均大约500±200 Ma的年龄显示金星发生过全球性表面快速更新、重力与地形强相关.本文在简要介绍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我们基于这些观测特征开展的金星动力学研究,包括现今地幔的对流模式、相变对表面更新的影响、地壳厚度、岩石圈演化与表面更新等研究工作和取得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多震国家破坏性地震的经济后果的基础上,评述了有关国家领导机构对减灾意识,动力,危险缓解政策,防灾准备,科学减灾及减轻地震灾害经济后的举措的观点,并论述了城市地震经济后果统计计划纲要,主要研究目标和课题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书介绍     
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 作者:黄润秋、许强等,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
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与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最近联合发布了这份报告。这份吸收了中美数十位科技界、商界、政界、公民社会和政策制定领域专家意见的路线图,力荐中美两个大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灾难性后果方面开展新的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就如何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进行分析,认为成功的灾难报道应从对受众、受难者和人性的关注这三个方面让人们感受到灾难事件中的人性美,从而鼓舞人们直面悲剧事件、增强抗灾信心,以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8.
黄河口有着我国典型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极易受到陆源和海洋污染事故的影响。本文针对黄河口附近海上油田的开发和运输带来的潜在溢油风险,结合溢油污染概率模型以及河口的生态脆弱性,对黄河口湿地潜在溢油污染风险进行评估。在河口水动力模拟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情景模拟法选取300种风和潮流组合作为溢油模拟的强迫条件,分别模拟溢油后72 h和720 h的污染结果,并统计黄河口湿地受溢油污染影响的最大概率和最短时间,采用环境敏感指数表征湿地对溢油污染的敏感程度、危害后果指数量化表征其危害程度及风险矩阵量化风险高低。结果表明黄河口国家公园受潜在溢油污染概率较大,危害后果指数值为29,处于较高危害等级,属于中风险区;河口岸线受潜在溢油污染概率较小,危害后果指数值均小于1,溢油危害后果低,属于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9.
滑坡堵江是滑坡诱发的次生灾害之一,常导致堰塞湖、洪水等次生的灾害链,其根本原因在于滑坡与河流的空间区域小于滑坡运动的距离。如果滑坡的运动未受河流的显著阻止,滑坡的水平运动距离主要受控于滑坡的诱发机制、滑坡体积和滑坡的垂直运动距离。因此,根据未受河流明显阻止的地震和降雨滑坡的水平运动距离与滑坡体积和垂直运动距离的相关性以及预测模型,可对滑坡堵江的危险性进行判别。由此,根据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和汶川地震诱发的无明显受阻的滑坡数据,在分析了滑坡等效摩擦系数与体积关系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地震和降雨滑坡水平运动距离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体积等级滑坡水平运动距离的预测分布图上,地震和降雨诱发的堵江滑坡都明显的偏离其对应的体积曲线,根据建立的经验关系可对滑坡堵江的危险性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0.
生命线网络的脆弱性不单单只表示地震发生后对网络作用而产生的后果,还应该包括网络的连通情况。本文在重新确定生命线网络脆弱性定义的基础上,运用风险评估理论中的风险矩阵方法综合考虑生命线网络的连通性能和失效后果两个方面来评价生命线网络的脆弱性,并以一个供气管网为例说明改进的风险矩阵法评价生命线网络脆弱性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找出供气管网中脆弱性等级最高的节点,分析其脆弱性等级最高的原因,以便于重点保护,并降低网络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