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詹晓琴 《四川气象》2004,24(3):20-23
本文利用灰色动态(GM)模型.对秋绵雨进行动态建模。根据秋绵雨发生的时间及气候变化特点.分别建立各时段预报模型.实现秋绵雨中长期动态预测.其拟合效果和试报结果较为理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3.
根据1966~2009年眉山市所有县(区)、与青神毗邻的乐山市3个县(区)的降水资料,综合青神县10个镇(乡)的人口、耕地、水系等要素,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方法及秋绵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基于GIS技术,求算出秋绵雨风险指数,并绘制青神县秋绵雨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青神县秋绵雨灾害高风险区主要位于罗波乡的西部、汉阳镇西部边界。次高风险区位于罗波乡中部、汉阳镇中西部、西龙镇西部边界,以及岷江流域、思蒙河和官厅水库。  相似文献   
4.
利用贵州省83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21年逐日降水数据,定义贵州省单站秋绵雨过程,构建了综合考虑秋绵雨最长时段日数、其余时段累计日数、9—10月雨量占年雨量比例的秋绵雨综合强度评估指标,通过小波分析、突变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秋绵雨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全球海温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绵雨指数大致呈东北—西南向的条带状分布,自西北部向东南部递减;秋绵雨指数年际波动大,近61 a来以0.064/10a的速率呈下降趋势;秋绵雨指数EOF分析第1模态空间型表现为全区一致分布型,是贵州秋绵雨气候变率的主模态;贵州省秋绵雨存在2~4 a的年际变化周期;1997年为贵州秋绵雨突变点;重秋绵雨年500 hPa高度场欧亚大陆上空位势高度距平呈“北正南负”的距平分布,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850 hPa距平风场南海及其周边地区为显著的反气旋性环流,加强了西南暖湿气流的输送;ENSO对贵州秋绵雨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当前期8月热带东太平洋偏暖、热带西太平洋偏冷时,对应El Niño年贵州秋绵雨偏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灰色动态(GM)模型,对秋绵雨进行动态建模.根据秋绵雨发生的时间及气候变化特点,分别建立各时段预报模型,实现秋绵雨中长期动态预测,其拟合效果和试报结果较为理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中低纬山地气象》2019,(6):F0004-F0004
1、秋绵雨灾害及防御措施 秋绵雨是指9-11月份连续5域5 d以上逐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0.1mm的持续阴雨天气。贵州省的西部受秋绵雨影响最重,自西向东影响逐渐降低。秋绵雨对农业的危害较大,轻则使水稻、玉米成熟期延长,重则使秋收作物倒伏、谷粒生芽;或使秋耕秋种难以进行,影响播种。秋绵雨影响田间生产活动的进行,导致不能及时收获或已收获的不能脱粒晾干入库而发生霉烂如何应对秋绵雨灾害:(1)关注天气预报,抓住降雨过后的间晴天气,及时抢收作物。(2)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早发芽,多发芽。⑶开沟排水,防止湿害。  相似文献   
7.
分析贵阳市秋绵雨的气候统计特征,给出了贵阳市秋绵雨分区图及区域性秋绵雨过程的统计特征,并指出其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的特点。通过对典型重秋绵雨年和无秋绵雨年环流成因分析,概括出造成秋绵雨的500hPa环流模型特征,提出了秋绵雨的防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