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土地被国家征用的数量逐年增多,由此引发的征地补偿费用分配民事纠纷也与日俱增,日显突出。在当前农村,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补偿不存争议,而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分配问题上。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定,加之各地的实际情况干差万别,导致土地的补偿费存在很大争议。本即是以现行法律为基础,按照产权经济的理论探讨土地补偿费在农民集体内部怎样台理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9年岁末,我们来到地处贵港东郊的广西二七三地质队,虽处城郊,却看不到城乡结合部的零乱和工业区尘土飞扬的景象,进入我们视野的,正如该地质队队长杨宗武介绍的一幕——  相似文献   
3.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建设,焦作市山阳区的苏蔺、尚庄等行政村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土地也随之紧俏起来,成了辖区城乡结合部一些不法人员争抢的一块肥肉。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山阳分局为保障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的顺进行,加大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力度,对该区域的违法用地行为,发现一起,制止一起。  相似文献   
4.
一是动态巡查常态化。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扎实推行局领导包乡镇、基层所人员包片执法监察责任制。纵向分段、横向切块,合理划分巡查区域;三级联动、逐级分解,巡查责任落实到人。制订出台土地巡查“零报告”和重大土地违法案件快捷报告等制度,提高土地执法巡查的时效性,将违法用地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城乡结合部、国省道两侧等重点区域加大巡查力度。2009年以来,通过动态巡查发现各类土地违法案件24件,  相似文献   
5.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相邻农村的结合点,是各种社会经济环境和矛盾问题最为集中的区域。由于以前我们对这一地区重视不够,研究不多,造成该区域土地非法交易十分活跃,私搭乱建、圈地建房现象十分严重,非法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现象十分普遍,已经制约了城市建设和城乡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大庆市让胡路区为例,就城乡结合部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6.
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首要任务是摸清土地资源家底,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动态信息。国土资源部在(国土资发[2003]296号)文件要求“更新调查图件比例尺不得小于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比例尺。条件具备的地区,尤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郊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应加大调查图件的比例尺,尽量采用1:5000或1:2000等大比例尺”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年5月,笔者参与了徐州市宅基地管理立法起草工作,在立法调研过程中,调查组发现下辖六县(市)、五区都普遍存在宅基地流转行为,一是在农村,主要是随地上房屋的买卖、继承、赠与等发生转让,其中空闲空置宅基地发生转让居多,也出现跨村、跨乡镇、跨县转让行为;二是在城乡结合部  相似文献   
8.
利用遥感分类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基于1996年和2006年两时相的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TM卫星影像数据,采用监督分类和分类后处理方法,对研究区1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0年间北京城南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并以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相互转化最为显著;耕地和大范围水域面积较大幅度减少,城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大幅度地增加,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在10年间从北向南进行了大范围地移动。  相似文献   
9.
王燕 《地理教学》2012,(3):50-52
当前地理命题重视"新材料的融入与新情境的创设",以期望最大程度反映出考生真实水平,"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但是,若命题仅关注材料的新颖性,而忽视考核目标的把握、设问的构筑以及信息与设问的衔接,必然无法为考生提供全面展示其水平的平台。下面.笔者结合部分省市试卷新情境题命制中存在的问题,谈淡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过渡区,城乡结合部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最激烈地区之一,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情况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以无锡市为例,利用3S技术提取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状况信息,提出了确定无锡市城乡结合部范围边界的半自动提取模型和结合部土地利用类型半自动提取模型,并对无锡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揭示了无锡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特征,据此提出城乡结合部土地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