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广东气象》2005,(3):F003-F003
2005年的“龙舟水”泛滥南粤,6月18-25日持续一周的特大致洪暴雨过程,使广东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受高空槽、切变线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广东省出现了较大范围连续性特大暴雨和强降水,其中,龙门县录得的过程累积雨量1300.2 mm。再加上珠江流域各大江河上游洪水的不断涌入和天文大潮的顶托,西江水位急剧上涨,6月23日中午-24日早晨,西江的封开、德庆、高要分别超警戒水位8.92 m、6.58m、2.68 m,流量达到56300m3/S,北江清远超警戒水位2.18 m。暴洪、泥石流、塌方、洪涝等自然灾害,成片出现在广东的河源、韶关、肇庆、惠州、清远、汕尾、珠海等地区的乡镇,17个市89个县(市、区)762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441.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5.2亿元人民币,特大暴雨造成京九铁路多处地段发生土方溜坍,被迫中断行车10多天。受暴雨和天文大潮夹击,广州珠江最高潮位超过基面2 m。江水漫进广州城,市内低洼地多处水浸超过1 m,南岸的铁轨一度被大水淹没,沿江路、滨江路等大马路水深盈尺,风景如画的小岛沙面顿成水泽。暴雨令著名风景区白云山出现20多处塌方,也令白云机场几度关闭。  相似文献   
3.
黎金水 《广西气象》2005,26(4):62-62
自2005年6月13~22日受高空低槽、低空切变线和地面低压共同影响,广西出现持续大范围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致使西江、桂江、浔江河水急剧上涨。6月18日09时西江梧州水位到达警戒水位(17.30m),20日02时开始,洪水以每小时超过20cm速度急速上涨。6月21日20时,梧州市拉响了河东防洪堤洪水漫顶进水的第一声预警警报,6h内高程27m以下的人员和物资必须撤离到28m以上。22日05时,响起了河东进水的紧急警报,低水位的人员必须马上撤离,22日06时50分,洪水漫过梧州市河东防洪堤顶,07时水位高达25.43m,超警戒水位8.13m,并仍以每小时1lcm速度E涨。  相似文献   
4.
论太湖平原防治地面沉降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地下水开采-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防治太湖平原地面沉降的根本途径在加于强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加速引用长江水,大力治理水污染,最大限度地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认为以“警戒水位”和“危险水位”作为控制指标,用时空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山东沿海风暴潮敬戒水位确定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山东沿海潮汐特征和风暴潮灾害的基础上,对风暴潮警戒水位确定的原则做了讨论,给出了确定风暴潮警戒水位的计算模式,并就山东沿岸主要港口城市的风暴潮警戒水位做了初步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南方地区已经进入汛期,北方即将入汛。从6月1日起,长江、黄河、海河等大江大河全面进入主汛期,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将进入多发期。要清醒认识今年防汛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立足防大汛, 绷紧防汛这根弦。去年秋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气候异常,降雨分布极不均匀,一些江河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超警戒水位洪水。今年防汛形势不容乐观。从气候趋势预测看,6月至8月,全国可能出现南北两支主要多雨带,北方多雨带位于东北南部、华北北部和西部、黄河中上游大部至新疆北部等地区;南方多雨带主要位于江南南部至华南东部。多雨的范围比去年要大,旱涝灾害程度比去年重,年景总体比去年要差。  相似文献   
8.
统计分析:1949~2008年华南沿海特大风暴潮,结果表明:特大风暴潮都由来自西太平洋、经过台湾岛南面时距离台湾岛南端60 km以上、登陆华南沿海的台风引起;台风经过台湾岛南面直到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直都≥12级,10月15日以后登陆为11级;台风路径呈东南一西北向.华南北部沿海只是在大潮期才可出现特大风暴潮,中部...  相似文献   
9.
2013年夏,在天气的“舞台”上,高温成了最吸引眼球的“主角”,持续近两个月的高温热浪使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饱受炙烤,多地旱情严峻,河道断流,水库干涸。当季节转换,南方高温逐渐退出公众视野之时,东北地区的汛情又让人捏了把汗。嫩江、松花江和黑龙江干流水位持续超警戒水位,堤防长期高水位挡水,多地险情频发,防汛形势不容乐观。极端天气频发,2013年夏季的天气气候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0.
袁立明 《地球》2013,(9):17-21
正有人用"火热水深"来形容这个盛夏我国遭受的极端天气。7月至8月中旬,全国大部地区持续遭高温热浪袭击。浙江、湖南、重庆、江苏、福建等地均遇年内最持久高温天气。湖南长沙更是连续四十多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5.0℃(在气象学意义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0℃时称为高温),名列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城市高温排行榜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