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115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新形势下耕地保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玲  卢静 《国土资源》2003,(11):32-34
耕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 1.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用地需求增加 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期,自1 985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0.2%的增长率增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与之相适应的是,投资结构趋于优化、投资总量不断增加,使得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获取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并对潜在靶点进行预测及规范。分别从PharmGKB、DisGeNET、OMIM、GeneCards数据库中得到颈椎病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补阳还五汤与颈椎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获得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补阳还五汤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活性成分97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木犀草素等;交集靶点64个,关键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B(IL-1B)等;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7(IL-1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结合紧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提供相应条件。结论:该研究在总体上预测了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作用途径广泛,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及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亦陈  高江涛  张喆  姜鹏  秦松 《海洋科学》2007,31(12):64-68
研究了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配子体对除草剂草丁膦的敏感性以及温度对草丁膦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裙带菜配子体对草丁膦敏感;统计学分析得出了草丁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处理裙带菜配子体的半致死浓度(LD50)及95%可信限;温差达到10℃时,相同处理时间各组内不同处理温度样品的LD50之间呈现显著差异,第6天的LD50由10℃组的15.78 mg/L降为20℃组的11.56 mg/L和25℃组的10.33 mg/L。研究发现可以尝试采用草丁膦作为裙带菜配子体遗传转化的选择试剂。  相似文献   
5.
东太湖茭草区网围养鱼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东太湖茭草区资源及环境特点,开展网围养鱼模式试验,结果表明:(1)经济效益明显,产投比1.2—1.5;(2)有良好生态效应,防治湖泊沼泽化和茭草区水质恶化;(3)社会效益显著,解决湖区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居民吃鱼难的问题;(4)利于湖泊资源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米草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王蔚  张凯  汝少国 《海洋科学》2003,27(7):38-42
20世纪初,许多国家先后引种了米草,用以保滩护岸,促淤造陆,但随着米草的蔓延,已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地的海滨环境,米草的积极作用也日渐被负面影响所取代,成了全球性的“害草”,美国、荷兰等许多国家都已投入大量的经费进行米草入侵的防治研究,采  相似文献   
7.
大米草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是一种资源丰富的盐沼植物,目前已在中国沿海大量分布,综合开发利用大米草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效益。利用硅胶柱层析方法分离大米草甲醇提取物,再分别用DPPH法、纸碟法和MTT法对大米草中40多个组分进行了抗氧化、抗细菌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得到抗氧化活性组分5个、抗菌活性组分2个、抗肿瘤活性组分3个。目前对其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8.
应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N,N’-双(2-氨丙基)草酰胺合铜(Ⅱ)单核配合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行为;分别用微分法(Achar法)和积分法(Coats-Redfen法)对其非等温TG数据进行了解析。通过对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该配合物热分解反应机理;根据TG曲线计算出了E,lnA和S^*,并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获得了E与lnA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紫露草(Trddescantia)微核技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国外已有五年多的历史(1-3)。1980年,此种技术的创始者,美国西伊里诺大学马德修教授来我院合作,在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监测空气、工业废水及农药等的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4,5)。  相似文献   
10.
美国西伊利诺大学马德修教授所创立的紫露草微核技术(Tradescantia MCN Test),用于监测环境污染很有效。该技术用减数分裂中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作为攻击对象,以形成四分体中所出现的微核作为观测指标。这是由于处于减数分裂早前期的紫露草花粉母细胞对诱变因子比较敏感,它的染色体断片在形成四分体时期中成为微核。从微核的数量可以推测染色体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