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闪电是大气中十分壮观炫丽的现象之一,通常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雷鸣发生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对闪电的看法仅限于赞叹和畏惧,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天笑”,还有人则认为是“上帝之火”。早在1749年,富兰克林就用风筝实验证实了闪电其实是大气中发生的火花放电现象。当发生闪电时,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  相似文献   
2.
“轰隆隆”,雷鸣电闪,暴雨倾盆。很快,山洪暴发,要命的泥石流也跟着汹涌而至。暴雨还会下多大?什么时候停止?瞧,气象应急车开过来了,咱们赶紧上去问问吧。  相似文献   
3.
魏颖 《气象知识》2012,(4):32-33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天气现象,然而在形态各异的闪电家族中,有一张特殊的面孔——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虽然称它为球状闪电,然而,它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闪电。事实上,它从外形结构到成因本质都和闪电不一样。那么,球状闪电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雷电     
《气象知识》2012,(3):50-53
夏天经常可看到延伸至高空中的积雨云,雷电就发生在积雨云中。在积雨云中,水或冰的小颗粒会因强烈摩擦撞击而产生电荷,并分成正、负两种。由于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不导电,电荷就会逐渐累积,等到超过一定限度之后,会一下子全部释放出来(放电)。正负电荷中和时产生很强的光,叫做闪电;放电现象发生时产生的热使得空气膨胀发出声音(雷鸣),就是打雷。一般人们都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实这两种现象是同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5.
雷暴天气现象的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暴是夏季主要的天气现象之一,并时常与闪电雷鸣相伴出现,天空乌云滚滚,其移动方向、速度较快,观测起来比较复杂。化德地区雷暴一般在3—4月开始,6—8月为强盛期,且多在午后出现,最晚到9—10月份。  相似文献   
6.
节气和气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涛 《河南气象》2005,(3):22-23
“天地革而四时成”(《周易革第四十九》);天地应时变化而四时成序。“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呜冬(韩愈《送孟东野序》)。”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非常丰富的农业气象经验,也是天文、气候与农业生产曼者密切结合的科学产物。  相似文献   
7.
泥石流     
定义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相似文献   
8.
雷鸣 《海洋世界》2001,(5):32-3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