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站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的记录器经常出现这样的故障:换纸后,自记钟在摆动,而钟筒不转动,风向风速迹线在原处长时间连跳,大约20分钟后钟筒才开始走动。经检查分析,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前气象台站使用的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大多是70年代生产的,由于使用年限已久,故障较多。下面就该仪器常见故障与维修谈一些看法: ①方位灯泡时亮时不亮或自记有漏跳。这种现象大多属方位块脏、簧片压力不够,或中间继电器簧片触点焦黑,也有线路故障的。另外,雨后要考虑12线插头是否进水,风后要考虑插头是否松动。 ②风速笔尖画平线。首先检查电源,特别是要检查蓄电地电压是否达到了标称值llV,若未达到则需充电。另外要检查中间继电器簧片触点是否有焦黑和压力不够等情况。室外部分,检查风速凸轮上的簧片触点压力是否够,…  相似文献   
3.
一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接风向风速计是基层台站常用的测风仪器,它能提供瞬时和定时风向风速资料,具有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的特点,其结构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三部分组成,各部分通过电缆连接。整套仪器在各种天气条件下时刻不停地工作着,时间久了难免会出问题,有好多问题只要我们观测员具备一定的电子知识,懂得电接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就可以自己排除,为此我们就使用中碰到过的故障及排除方法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现用的地面常规仪器中,电接风向风速计是故障率较高的一种,在各种介绍检修电接风仪器故障的材料中,只介绍了电路部分故障的检修方法,和机械部分的调整方法,似乎电缆故障只有更换。在实际工作中我曾遇到2次风电缆故障,并成功排除,现将我对电缆故障的解决方法写出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宋林则  刘颖 《山西气象》1998,(3):41-41,48
风速记录机构是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的一个关键部件。它主要包括风速电磁铁、记录笔和凸轮等传动系统。本部件运行不正常,一般需做综合调试。实际工作中可按下列程序进行。(1)首先加9.0伏电压(a)将艹线插座A9与B2一次次(间隔为3秒钟以上)短路,衔铁应能...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有的地面观测常规仪器中电接式风向风速计是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最基本计量工具.它能够解决地面观测中的2分钟平均风速和10分钟平均风速的观测问题.  相似文献   
7.
某县站8月10日EL电接风向风速计记录器从8月10日01时开始出现风速不跳故障。初步分析如果记录器、短电缆、指示器、长电缆都正常时,那可能就是感应器的问题了。经调阅修理记录:全套仪器包括长电缆都是前2个月检修好的,怎么会有这个毛病,很可能是感应器12芯插头座处有了水。  相似文献   
8.
9.
李文志 《贵州气象》1999,23(5):34-34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它是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气象数据,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而气象技术装备是进行气象业务、服务的硬件基础,所以技术装备的保管、使用、维护对气象记录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有些台站在使用过程中,突遇感应器坏了,便从备份仪器中拿出感应器部分换上便进行观测,或者碰到指示器坏了拿一备份的指示器插上即进行观测,这样是不规范的。风向部分的工作原理:通过接触器导通方位灯泡亮闭来指示风…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移动式极地大气参数测量系统。采用温度脉动仪和三维超声风速计分别对大气湍流强度C2n进行测量。在合肥和上海两地进行了约500 h的仪器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仪器运行稳定、两种方法测得的C2n符合得很好。仪器将在2013/2014年度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泰山站建站期间首次对泰山站的C2n进行测量、越冬期间首次对中山站的C2n进行测量,并计划在2014/2015年度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对昆仑站的近地面大气湍流强度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