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634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867篇
地球物理   474篇
地质学   739篇
海洋学   35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49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地形地貌特征、重磁地球物理场、深部构造与断裂构造以及地震活动、震源机制等多方面论述北东东向构造是南海北缘的主要活动构造。对于长期以来认为新华夏系北东向构造是该区主要活动构造的观点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CLIMATICTRENDINDICATEDBYVARIATIONSOFGLACIERSANDLAKESINTHETIANSHANMOUNTAINS¥HuRuji;YangChuande;MaHong;JiangFengqing(XinjiangIn...  相似文献   
3.
H2O-undersaturated melting experiments of synthesized basalt (SiO2 = 50.7 wt.%, MgO = 8.3 wt.%, Mg# = 60) were conducted at fO2 corresponding to NNO+1 and NNO−1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pressure (2–7 kbar) and H2O on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in island arcs. H2O content was ranged from nominally anhydrous to 4.4 wt.%. Differentiation trends, namely the liquid lines of descent, change sensitively according to pressure-H2O relations. Tholeiitic differentiation trends are reproduced with H2O ≤ ∼2 wt.% in primary magma. With such quantities of H2O,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is controlled by olivine + plagioclase at 2 kbar.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from 2 to ≥4 kbar induces early crystallization of orthopyroxene instead of olivine and therefore SiO2 enrichment in the residual melts is suppressed. Increasing H2O (≥ ∼2 wt.% in primary magma) stabilizes clinopyroxene relative to orthopyroxene and/or magnetite. Although the phase relations and proportions strongly depend on fO2 and H2O content, differentiation trends are always calc-alkaline.  相似文献   
4.
中国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滑坡预测预报是有效预防滑坡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受到广泛重视,且硕果累累。将中国滑坡预测预报的研究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① 经验判断——被动防灾避灾阶段;② 定性——半定量分析预测预报阶段;③ 理论方法探索——检验预测预报阶段;④ 理论方法深化——综合应用预测预报阶段。从监测(观测)方法、预测预报方法,以及研究特点等方面进行简要回顾,总结已有监测方法(手段)、预测预报理论、方法的研究现状,认为尚存在:① 监测方法(手段),包括仪器、设备的精度不足;② 预测预报方法综合性、实用性不强;③ 预测预报专门理论尚待完善等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发展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5.
钱二块铀矿床采铀注液结垢趋势的理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系数矩阵法对钱二块铀矿床地浸采铀试验注液中存在的独立离子反应进行了确定,由溶度积规则及反应平衡原理,借助Matlab编程,估算出了钱二块铀矿床地浸采铀试验注液可能会生成的沉淀物种类及数量,为防治结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带西太平洋卫星云图资料及流场特征分析,讨论了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的演变特征和形成机理。提出SPCZ是反映西太暖池同东太冷舌海气耦合系统以及暖池大气同相邻陆区大气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在12~2月的热带西太平洋上的NW/SE辐合带,其形成原因主要应归因于西太暖池本身,以及暖池与东太赤道冷水舌强度与相对位置改变引发的Walker环流位置与走向的变动,另外,新几内亚岛及澳洲大陆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台湾东北海域的水文资料分析,作者对台湾暖流起源提出以下看法:台湾暖流起源于黑潮分支和台湾暖水,黑潮分支为主要源泉。台湾暖流的深层水完全来自黑潮分支的深层水,不具有暖流性质,而其上层水是由黑潮分支的上层水和台湾暖水组成。由于台湾暖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此相应,台湾暖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关于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阐述了研究南海暖水的意义 ,综述了关于南海暖水的现状 ,提出了关于南海暖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方面应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29个验潮站的实测验潮记录,应用傅氏变换与最平滤波器串联的方法来消除月均序列的周期波动对确定水位变化趋势的影响,由低通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各站水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周期波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是显著的.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网河区的水位变化场进行分解,由相互独立的时间函数和空间特征函数表征网河区区域的水位变化特征;应用时间特征函数计算区域水位的平均变化率为0.02mm/a.根据验潮站的水位变化趋势,探讨网河区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对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区(0°~16°N,125°~145°E)上层海洋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垂向温度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尤其在次表层(120~200m)的变化最为明显.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明显早于西太平洋次表层的海温异常.分析发现,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海温异常是导致整个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变异的关键区,当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加强时,3~4个月后西太平洋海温场出现大范围的冷暖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