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5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地产     
《中国勘察设计》2008,(1):98-99
北京公积金中心调查违规拒贷楼盘;七成土地出让金将确保用于保障房;北京最大保障性住房和两限房项目开工;青岛2007年度住房建设目标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求为重点,确立了"坚持三个原则、明确一个目标、落实三项措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思路,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住房供应的社保功能和住房政策的公共效应,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GIS系统,从而实现了市、区级的保障房土地储备部门信息一体化与业务协同,提高了保障房用地选址的前瞻性和红线储备到实物储备的转化率,加强了保障房土地储备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供应和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住房保障问题”专题采访会上表示,中央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中央财政投330亿元用于各地廉租住房建设。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落实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和供给政策,满足居民多层次的住房需要。  相似文献   
6.
《辽宁地质》2010,(9):19-19
对于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出台多项措施加强楼市调控,打出"组合拳"进一步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访问时指出,要实现全方面的楼市调控效果,仍需要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措施的出台将使保障性住房政策更为明朗。  相似文献   
7.
正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从发生、发展到系统推进,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是由于顶层设计的缺失,相关理论准备很不充分、政策配套很不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难以系统推进。各地在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寻找带共性的问题和难点并施以对策,从长远设计,从现实具体难点入手,是系统推进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路径。认识统一之难从客观上来看,各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选址布局、建设质量、分配、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住房保障制度现实效果不理想,社会认可度不高;从主观上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  相似文献   
8.
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如何落实我国政府提出的“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如何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服务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通过对现行政策和制度进行改革,提出新的举措。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保障类型范围,缩短限价商品房等项目用地的土地出让年限,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建设廉租房、公租房并以划拨方式供地,继续推行“集资建房”政策,延长建筑企业为解决建筑项目施工临时搭建农民工住房使用临时用地的使用年限等创新举措,可以有效破解目前的诸多瓶颈,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在遵循九项原则,做到政府重视、政策支撑,部门协调、强力推进,规范运作、加强监管,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情况下,全面推行改革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政策与制度的创新举措,能够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就切实做好2014年住房保障工作下发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计划基本建成480万套。  相似文献   
10.
郭宏 《湖南地质》2011,(7):78-79
2011年长沙市住房用地的计划供应量会减少还是增加?政府如何通过加强土地供应的总量、布局、结构、时序管理来调控土地市场?为达到稳预期、促发展的目的,房地产用地供应政策将会做哪些调整?哪些区域将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限价商品房?是否能便利被保障人群的生活和交通出行并有配套建设?土地财政是否会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