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打加错南北向地堑系处于冈瓦纳大陆北缘,地堑系总体延伸方向(175~190°),延伸长度>50 km,延伸宽度5~15 km.根据该地堑构造带内发育的鱼鳞山组(N2Qy)玄武岩测年结果以及地堑构造带内发育的活动温泉,判断该地堑构造活动时期早于13.43 Ma,现今仍在强烈活动.在打加错地堑系东西两侧的地垒中共发现5处金属矿(化)点,各矿(化)点与中酸性岩体活动及近SN断裂构造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近南北向展布的中酸性小岩体更易形成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2.
北京平原区同生断裂的某些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在北京平原区进行地震地质工作所获得的实际资料,提出本区主要活动断裂均属在沉积建造形成的同时所生成的同生断裂,并对研究同生断裂的意义提出了初步看法,最后总结了同生断裂的一般形态模式  相似文献   
3.
运用含油气系统理论研究了东濮断陷含油气系统,提出了"纵向分层、横向分洼、洼中分层"的新思路,将东濮断陷含油气系统精细划分为4个级别:东濮断陷含油气系统为一级,是以古近系沙河街组(Es)为烃源岩,以三叠系(T)和Es为储层,即Es—T、Es的含油气系统。指出二级系统Es3—T、Es4、Es3、Es2为主力含油气系统,前梨园、濮城等主力生油洼陷中Es3—T、Es4、Es3、Es2三级含油气系统是油气勘探的靶区。油气勘探实践在一度认为没有油的地方取得了突破,发现了新层系、新类型和高产稳产区块。在濮城洼陷以Es43亚段为烃源岩的Es43-T、Es4、Es3、Es2四级含油气系统中,位于北部中央隆起带的文明寨、卫城地垒上新探明了三叠系致密砂岩裂缝油气田,其裂缝含油,基质不含油,裂缝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尺度,既为油气渗流通道,也能作为油气的储集空间,探明规模储量数百万吨,突破了渤海湾盆地的找油模式,丰富了油气藏类型,该勘探和研究对东部老油区的挖潜勘探将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聂童春  陈斯盾 《福建地质》2001,20(4):163-170
福建德化汤头-大铭火山基底断隆带位于周宁-华安火山基底断隆带的中部,以印支期的隆起-伸展构造和燕山期的地垒构造活动表现较为明显。该带构造形成及演化机制可较好诠释周宁-华安火山基底断隆带演化趋势,进一步探讨了该区域多种矿产形成及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纵贯中国东部一条新的巨型构造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地貌、地质、地球物理和地震活动等方面,论证了一条由地垒、地堑系组成的、纵贯中国东部的巨型活动性深断裂带。 这是一条以张扭性为主、差异升降强烈的追踪断裂带。它控制着沉积岩相、地貌水系和岩浆活动,尤其是作为一条超基性岩带,可为寻找有关矿产提供标志;同时也是一条构造地震带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冈底斯构造带夏康坚地垒的分布、组成及基本构造特征。据该地垒两侧冰碛阶地的发育特征及ESR测年结果,推断该地垒的主要形成期是中更新世,其形成与高原隆升过程中东西向断层的右行剪切及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认为,地震是楔块运动引起的,楔块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楔块内部的隐爆一均衡作用。“两堑夹一垒”是楔块运动系统的基本形式。研究发现,大洋中脊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大陆裂谷地震带(以郯庐断裂地震带为例)均位于“两堑夹一垒”楔块系统中,其中一垒的活动,即倒楔的运动与地震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地层、构造、矿体和矿石等方面总结了河南省舞阳铁矿田岗庙刘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控制铁矿床的地质构造.铁矿床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含矿岩系位于新太古界铁山庙组的上、下混合岩段之间;矿床赋存的空间位置严格受地堑和地垒式断块控制;古侵蚀面不整合构造面只使岗庙刘矿床中部矿块的矿石全部氧化,而对东部和西部矿块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运城盆地地裂缝特征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城盆地受地质构造、地形特征、地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地裂缝灾害较为发育。文章总结了运城盆地地裂缝的发育特点,并从地垒-地堑构造运动和断陷带基底活动两方面入手,尝试性地探讨了引发运城地区地裂缝的成因机理。研究运城盆地地裂缝的展布特征、形成机理、致灾作用,对于更好地总结和认识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预测与防治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万隆店金矿体特征的研究,可以为矿山开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指导矿山合理开采、减少没必要的资金投入.开始在不了解该区金矿矿体特征之时,平硐方向为260°,在了解矿体特征以后,平硐方向改为215°,这样减少了见矿的长度,大大缩短了见矿的时间,提高了工程效率,为矿山建设节约了资金;为以后寻找外围矿产建立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