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8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722篇
测绘学   288篇
大气科学   1180篇
地球物理   668篇
地质学   689篇
海洋学   41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93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Approach to Mountain Hazards in Tibet, Chi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ibet is located at the southwest boundary of China. It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highest and the youngest plateau in the world. Owing to complicated geology, Neo-tectonic movements, geomorphology, climate and plateau environment, various mountain hazards, such as debris flow, flash flood, landslide, collapse, snow avalanche and snow drif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Jinsha River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Nu River and the Lancang River in the east, and the Yarlungzangbo River, the Pumqu River and the Poiqu River in the south and southeast of Tibet.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mountain hazards in Tibet is about 589,000 km^2, 49.3% of its total territory. In comparison to other mountain regions in China, mountain hazards in Tibet break out unexpectedly with tremendously large scale and endanger the traffic lines, cities and towns, farmland, grassland, mountain environment, and make more dangers to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such as Nepal, India, Myanmar and Bhutan. To mitigate mountain hazard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such as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enhancing joint studies, hazards mitigation planning, hazards warning and forecasting, controlling the most disastrous hazards and forbidding unreasonable human exploring activities in mountain areas.  相似文献   
2.
地震前后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的量化指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表达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过程的量化指标——区域应变率、应变集中度。在此基础上,对南北地震带各水准监测区近30年的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实际计算.并结合具体震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震前后形变场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地壳运动状态,对地震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特征信息的车牌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车辆牌照本身的现有特征信息,提出一种车牌识别方法.采用全局动态阈值法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牌照定位算法简单迅速,字符分割参考垂直投影间隔和字符的纵横比.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在已有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近代数值逼近理论,给出了从时空域角度描述地壳垂直运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函数解析形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6.
长诏断裂带垂直运动与地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分析了长诏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长诏断裂带总体活动性质基本相同.分时段活动性质有所不同。断层各段多数以压性逆断为主,不同于历史地质考察结果。此外,长诏断裂带各断裂都具有分段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地壳波浪与镶嵌构造学说对富氏谱分析法提取地壳垂直形变信息的科学性做了地质学意义上的阐释 ,并提出了根据多期形变资料提取特定波段上构造策应力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①陆核形成阶段形成太古宙高级区,地壳分异成稳定的花岗岩穹窿和活动的绿岩带,第一次克拉通化完成.②陆块发生形成阶段地壳向刚性发展,在华北陆核硅铝壳的基础上先后有3次张开、闭合裂谷作用,第二次克拉通化完成.这一阶段演化在鲁西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压作用,形成大量造山花岗岩;鲁东地区则以拉张作用为主,形成海槽,产生沉积.③秦昆洋形成演化阶段四堡期沿鲁东南部地壳拉张,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间形成秦昆洋.晋宁期秦昆洋关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碰撞,沿胶南造山带产生大量同碰撞花岗岩,同时产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形成丰富多彩的碰撞构造.晋宁运动最终形成统一的原始中国古陆,第三次克拉通化完成.④陆块发展阶段鲁西地区地壳频繁升降,形成广泛的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鲁东地区则以造山抬升为主,地层沉积较少.⑤滨太平洋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断块构造发育,形成盆岭构造格局,产生大陆边缘花岗岩,构造体系由古亚洲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  相似文献   
9.
太康县位于豫东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全县总人口13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8万人,耕地面积171.4万亩,人均耕地约1.3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平均数。因而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太康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999年,太康县将原属于乡(镇)管理的国土所上收,实现了县、乡土地管理机构垂直管理,并且在理顺体制和提高素质上狠下功夫,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层国土资源所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近年来,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但同时也要看到,基层国土资源所在机构设置、职能转换、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