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刚刚荣获国务院颁发的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工程地质教育家、原成都地质学院院长、成都理工大学资深教授张倬元先生迎来了他的80华诞。2006—01—20在成都隆重召开了“工程地质关键理论及张倬元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张教授在成都理工大学从教近50载。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奖掖后进、甘为人梯,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40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2.
刚刚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工程地质教育家、原成都地质学院院长、成都理工大学资深教授张倬元先生迎来了他的80华诞。2006年1月21日在成都隆重召开的“工程地质关键理论及张倬元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应邀赴会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王君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黄鼎成研究员、秘书长伍法权研究员及许兵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工环部主任殷跃平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家铎教授等党政领导与职能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勘察设计单位以及高校——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它道出了课堂教学的真谛。采用恰当的方法、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师所寻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预设切合学生实际、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即“有效问题”。其特征是能引起学生困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进行更为精细的思维,达到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培养思维能力,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之功效。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效问题”的寻找和设置体现着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程度,也体现着教师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大厅之中,正堂之上,他慈祥的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望着他的学生们一个个、一排排、一队队走进来,就像在教室、在学术讨论会会场、在实验室。他的学生们面容严肃,心情悲哀,缓缓地走到他的遗像前。他们各自按照习惯的称呼,在心底悲切地呼唤着自己尊敬的老师。而他,已坦然地永远离去了。  相似文献   
6.
王燕 《地理教学》2012,(23):15-1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已日益为广大地理教师所接受。但是,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谁要享有发展,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贯穿于地理课堂活动的灵魂,应当是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思维。如若地理课堂仅仅将活动当作时髦的招牌,为活动而活动——追求形式、追求热闹的场面,却无法激起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而又深刻的思维活动,那么,“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7.
曹军 《地理教学》2010,(11):56-57
每年临近高考,就有老师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并把它作为提高学生成绩的手段,这种做法是有害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这个年龄期,死记硬背会造成一种幼稚病——它会使成年人停留在幼稚阶段,使他们智力迟钝,阻碍才能和爱好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解题?前苏联教育家亚诺卡夫娜的回答是:“解题就是把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在问题中,“已知”与“所求”,“条件”与“结论”本来就存在必然的固有联系,但这种联系往往是隐蔽的,学生在解题时必须去探索,才能求的题目所需要的答案和证明。一般说来。解题可以分为四步:审题、探索、表述、回顾。  相似文献   
9.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在1802年他首次关于教育的讲演中就指出:“关于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昵?”教学机智作为衡量教师“优秀”与“拙劣”的重要标尺,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0.
10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厅欢声笑语,喜气洋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建校元老杨遵仪百岁华诞在这里举行。杨遵仪院士身着崭新的红色唐装,精神矍铄,在夫人的陪同下端坐在主席台正中。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徐绍史,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邵鸿,王鸿祯等30余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宋瑞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