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奇云 《海洋世界》2005,(10):15-18
飓风“卡特里娜”横扫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各州,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场飓风带来的洪水,几乎淹没了整个新奥尔良,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目前已确认的死亡人数为973人,失踪人数超过2万。据估计,最终死亡人数可能数以千计,飓风和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达到千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6日美国涉及飓风研究的联邦机构在新奥尔良召开的第61届部门间飓风会议上发布了“机构间热带气旋战略研究计划“Interagency Strategic Research Planfor Tropical Cyclones:The Way Ahead”中预估了未来的飓风预报能力。该计划的重点集中在与飓风相关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学科领域以及研究成果向业务转化。该计划由美国联邦气象服务与支撑研究协调办公室(0FCM:Officeofthe Federal Coordinator for Meteorological Servicesand Supporting Research)汇总。  相似文献   
3.
苏迪 《地球》2012,(1):130-131
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上升在城市地区效应更加明显。洪水并不仅仅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人的困扰,许多发达国家城市也没有做好准备。单单住美国,纽约、迈阿密、新奥尔良这些城市都有严重的洪灾隐患。  相似文献   
4.
1987年4月底,北方远洋公司"安江"轮(化名)在英国伦敦港卸完货后,突然接到公司要该轮立刻启航去美国新奥尔良装小麦回国内的加急任务,而且要求走高纬度,特别提醒注意北大西洋这个季节冰山的浮动。这个季节北大西洋大圆航行,被航海者称为是死亡之旅。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英国皇家"泰坦尼克"号豪华邮轮首航去纽约,在离开欧洲最后一个港南安普顿,航行至北纬49°、西经41°,距纽芬兰260海里处碰上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6,(2):4-5
被卡特里娜飓风摧毁的新奥尔良市的每个角落——从被海水淹没的远近街坊,到那些刻满了古老传说的石柱,都有机会在将来得到重建。  相似文献   
6.
1982年7月9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机场,阳光灿烂,碧空万里,泛美航空公司的“克里帕一759号”班机正稳稳当当地起飞。突然间,飞机在空中剧烈地抖动,并垂直下冲,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大火腾空而起……机上137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同时还造成机场上8人死亡和14人重伤。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08,(12):45-46
飓风“古斯塔夫”9月1日登陆美国,给路易斯安纳州部分地区带来强降雨,由于之前新奥尔良等地采取强制撤离措施,飓风袭来时,当地人员已全部撤离,加上“古斯塔夫”登陆美国后的实际强度比预计的要低,所以较2005年8月在差不多同一地区发生的“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完全不能相比。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新奥尔良的地理环境,概述了卡特里娜飓风与丽塔飓风及其对新奥尔良的影响.简述了华南沿海的台风暴潮灾害情况,提出了新奥尔良飓风灾难对华南沿海的几点警示:(1)加强提高防御台风暴潮灾害的认识;(2)保护好沿海抗御台风暴潮的"前沿阵地;(3)加强和完善防台风暴潮应急预案;(4)应对台风暴潮要充分考虑全球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质》2005,28(3):150-150
2005.8.29日Katrina(卡特里那)飓风在美国墨西哥湾Plaquemines Parish登陆,对新奥尔良及其附近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经济损失,这是有史以来美国经历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作为地质灾害的研究部门,美国地质调查局、美国工程兵部队、新奥尔良大学联合调查了此次Katrina飓风对海岸带的袭击与破坏,  相似文献   
10.
WMO旨在加强卫星用于监测气候变化和天气的计划,得到国际各空间和气象机构的支持。这是1月15到16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WMO高层政策咨询会议上确定的。重点是改进全球观测系统(GOS)的天基观测。其作为WMO的GOS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至少已有16颗地球静止和低地球轨道卫星提供当前全球气候和天气的业务资料。并且有许多其它的科学或技术手段的实验卫星作补充,同时2008年还确定发射17颗卫星以增强全球观测系统(GOS)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