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3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青藏高原锡铁山—格尔木—亚东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结果表明,除北部柴达木地块地温高出其它地块外,该剖面总体上呈现出青藏高原各地块地温状况南高北低的现象:以拉萨—冈底斯地块的地温为最高,其次为喜马拉雅地块,北部的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昆仑地块的地温依次降低。测量结果较好地对应于各地块及断裂带的划分,断裂带温度明显高出相邻低温地块温度,并且以狮泉河—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为最高。该试验方法较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热活动状况,为青藏高原热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软玉产地众多,但不同地区所产软玉的质量和价格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以OXRD、SEM等先进测试仪器,对新疆和田、青海格尔木以及江苏溧阳三个国内主要软玉矿区的软玉样品进行了结晶度分析和微观形貌的观察,发现其微观结构不同是造成各地软玉质量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1976年,我们接受了青藏铁路安多至那曲段沿线地震地质与地震烈度考察任务。由地质人员黄礼良、聂宗笙、孟宪良、李庆山等11人,司机与修理工张钰、史宪友、穆瑞华等8人,尚有卫生员赵永才、财神焦书泰及厨官许伟悦,共20余人?,由王树海同志领队,兼有三部北京吉普和两辆卡车,满载进藏物资,浩浩荡荡开往西宁—格尔木,直奔安多—那曲—拉萨。30年后的今天,火车已从祖国各地通往了拉萨,这是一条为西藏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致富的康藏大道,在世界屋脊的冰川冻土层上成功地修建了铁路,也已经被中国和世界人民传为家喻户晓的佳话。30年过去了,往事浮想联…  相似文献   
4.
格尔木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粤华 《盐湖研究》2003,11(1):51-51,6
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南部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柴达木盆地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格尔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并不能仅仅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就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自然环境一方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该论文为硕士学位论文 ,于 2 0 0 2年 6月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完成。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将格尔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统一体 ,通过资料调研和数据的分析计算 ,对包括格尔木市区在…  相似文献   
5.
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测试和计算,分析了高压输出电线等干扰源对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对格尔木地磁台观测环境现状,及今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点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1996年12月一1997年1月在青海省东北部的龙羊峡地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震群活动,其中最大震级为1996年12月19日17时52分48.9秒,36°20′N,101°03′E的Ms4.4。其后于1997年2月9日19时28分18.3秒,36°00′N,95°56′E发生了Ms5.4级地震。震后收集了1996年12月-1997年1月青海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及龙羊峡主震4.4级,格尔木东南5.4级地震在全国基准台、甘肃、宁夏及青海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作出震源机制及其参数,见图表。龙羊峡震群及4.4级主震格尔木东南5.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都昌庭$青海省地震局!西宁,810001震源机制;;龙羊峡震群…  相似文献   
7.
格尔木井水温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格尔木井水温动态观测的环境与条件,在研究正常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水温异常的映震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短临地震趋势预测。探讨了水温异常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河发源于东昆仑山脉,末端注入盆地中东部的察尔汗盐湖,是该盐湖最主要的补给河流,极大地影响着该盐湖的成盐演化过程。格尔木河的主要支流—昆仑河和雪水河都是由冰川融水形成,因此该流域内的冰川进退对河流径流量变化和谷地填充地层的物源有着重要影响。该流域内主要的填充地层为昆仑河砾岩(河流相)、纳赤台沟组(冲洪积相)和三岔河组(河湖相)。在三岔河组之上,发育了4~5级阶地,除最高的T5之外,其它均为以三岔河组为基座的内叠阶地(少部分河段以昆仑河砾岩为基座)。根据前人的研究,昆仑河砾岩沉积的年代为1 269~1 042 ka(ESR年龄);纳赤台沟组堆积于482~642 ka之间(ESR和TL年龄);三岔河组形成于355~95 ka(ESR和U系年龄)、90~16 ka(OSL年龄),T5~T1阶地基本形成于16~4.6 ka之间。由于采用的测年方法不同,不同学者对三岔河组的形成时代存在争议,对阶地的划分也有所不同(4级或5级阶地)。但是,对T5~T1阶地形成时代有较一致的观点,即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中期。对于格尔木河河流地貌过程的驱动因素,目前尚存在争论,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气候变化驱动了该区域河流地貌的形成,但也有学者认为构造活动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柴达木格尔木河流域,随着内陆流域水系的产生与地表径流的消亡,从山区至盐湖区钾(K)硼(B)锂(Li)等有益元素的分布可以划分为淋溶-径流区、径流-蒸发区与溶滤-蒸发浓缩富集区3个具有显著特点的水文化学分带。河水中,K、B、Li含量随矿化度升高而升高,且呈正相关关系。在盐湖区,K、B、Li等资源性元素明显富集。研究发现,格尔木河东部主流(秀水河)是格尔木河水中B和Li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0.
格尔木西山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岩体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位于昆中断裂与昆北断裂之间的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内,其理论研究工作十分薄弱.以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为手段进行研究,表明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过铝质花岗岩类.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为轻稀土富集型,右倾式,具强负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U、K),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如P、Ti),相对于Rb和Th明显亏损Ba.岩浆为地壳来源,具弱分离结晶花岗岩特征.在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获得岩浆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267.5±3.4 Ma)与谐和年龄(267.0±2.9 Ma)的数据,表明岩体形成于中二叠世的同时,也约束了成矿作用的下限.矿床类型应为与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构造热液型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