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第22周以来产生M级以上(包括M级)的X射线耀斑的太阳黑子活动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黑子活动区在南北半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具体表现是:南半球出现的黑子活动区多于北半球出现的。南半球活动较强的黑子群主要集中在80°,160°,200°和340°经度附近;北半球活动较强的黑子群主要集中在240°-280°和340°-360°经度带。(2)黑子群的面积(S_p)越大越易产生X级的X射线耀斑。对黑子群面积S_p在大于1000,500-1000和小于500单位时,它们产生X级的X射线耀斑的比率分别约为41%,33%和9%。  相似文献   
2.
3.
我国滇西北地震活动区的活动构造与应力状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原地应力测量资料,讨论了滇西北地震活动区的活动构造型式和现今应力状态。资料表明,本区是由红河和中甸两条右旋走滑断裂所形成的拉分构造,其应力状态也与外区不同。地震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在时间上的活动规律受这一构造型式及其应力状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中热液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ICP-MS对TAG热液活动区表层热液沉积物中6个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所有样品均表现出正Eu异常和LREE相对富集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热液沉积物样品中稀土元素组成的变化是由于海底热液循环体系中热液流体和涨水不同程度混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使用多期、多源遥感影像数据,选择青海省木里煤矿区开展了荒漠化遥感监测及变化趋势与采矿相关性分析研究。根据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矿业活动区信息。采用多期TM遥感影像,分别利用光谱混合像元分解和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方法,提取了多期土地荒漠化信息。对采矿扰动下荒漠化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矿业活动区内开采面、矿山占地增长驱动了荒漠化,矿山关停、复绿治理则扼制并减轻了荒漠化;矿业活动区外荒漠化主要受人类活动、道路修建、保护治理政策等因素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矿区荒漠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震的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活动构造、大陆地壳形变与现代地壳运动、地震活动区与大震震源区的深部探测及动力学、大陆强震区的地壳介质结构与地震成因、构造的物理及数值模拟、大陆岩石圈动力学以及地球动力学模型研究七个方面扼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与地震有关的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和取得的一系列新认识以及研究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动态地球动力学,上地幔的非均匀性、深浅部构造关系及其动力学和地球动力学模型的理论研究三个应该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拟建的新疆喀拉喀什河乌鲁瓦提水电站位于现代地壳运动十分活跃的区域。野外证据显示出,坝区的F_(12)断层新活动延续到晚更新世,电站附近的石门北断层在第四纪有活动。对采自坝区及附近几条断层的断层物质样品进行了变形显微构造、石英颗粒表面形貌和微结构类型、TL年龄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F_(12)最新活动的上限时间不晚于3万年,F_(30)和石门断层的活动持续到晚更新世,石门北断层最新的活动的上限时间约2万年。根据区域断裂的分布和应力场的情况,进行了构造模拟实验,预测出工程区在区域应力场的继续作用下,应力集中在远离坝址的部位,坝址附近不会出现新的应力集中点。总体看,所选坝址是地壳活动区中相对较稳定的地段。  相似文献   
8.
高.  ПН 《内陆地震》1995,9(2):182-183
哈萨克斯坦地震研究所开展岩石圈特征的基础物理研究主要是:根据地球物理和地质基准建立的经验关系方程可以揭示出岩石圈中明显的物理界面,可以提出地球物理参数之间有相关性的根据;应用查明的规律性可以客观地分析超覆构造区和山区的资料。着重研究了与形成地震成因带典型模式基础同样的岩石圈体模式的建立;用综合物理参数和岩石物质组分资料描述了模式的特征;在哈萨克地盾、图兰板块和天山区内发现了速度和密度都有很大区别的四种地壳;解释了重力观测场的不同高度;查明了哈萨克斯坦地壳的三层结构;提出了比以前的康腊界面双层模式更新的解释地球物理资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道 《内陆地震》1995,9(3):276-285
1989年以来,在北天山重点监视区设立了6个地热观测站(3个热水井,3个温泉),采用分辨率为0.0001℃,精度为±0.005℃的石英数字温度计连续记录水温的动态变化。观测结果表明:水温有两类正常动态类型,即稳定动态和年周期动态。4次中强地震前后水温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震后变化更为剧烈。地热前兆异常形态各异,因井泉不同而不同。认为,深入研究活动断裂带和地热异常区的热信息不仅对寻找地震前兆,而且对地震危险区判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这一地震带的地震构造特点是由该构造带处在活动区和稳定区的连结带的位置所决定的,同时也受现代地球动力作用的制约.该带的地震受构造控制.而震源多位于地壳范围内.地壳受到断裂(其中包括新近活动的断裂)的强烈切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