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报讯 近日,五大连池火山考证取得新的进展。藏于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中有关五大连池火山喷发的观测史料被发现,这些史料详细记述了我国境内最后一次大规模喷发的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的时间、进程、火山堰塞湖的形成和当时清布特哈官兵对其观测丈量以及黑龙江将军向康熙皇帝奏报火山喷发的情况等。这部分档案全部为满文,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陈洪洲  吴雪娟 《中国地震》1999,15(3):290-294
火山喷发史料是研究近代火山的重要基础资料。对于具体的火山而言,喷发史料了解的越全面、越准确,对该火山研究就会越深入。因此,火山喷发史料一直为火山工作者所关注。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属于近代活动的火山(五大连池火山群中另有12座火山属于更新世火山(王允鹏等,1...  相似文献   
3.
崇尚清明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其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在他落难时一个臣子割自己的肉给他吃,但在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时,这个臣子却不要封赏隐居山林。晋文公为寻他而放火烧山,他宁死也不出。后来在他死去的树上。发现了他留下的一首诗,主要是劝晋文公廉政的.最后一句为“勤政清明复清明”,故此,把那天定为清明节。  相似文献   
4.
“五大连池”是泛指围绕火烧山、老黑山北侧和东侧的5个火山堰塞湖的统称。每个湖还有自己的专称,如头池子、二池子……五池子。伴随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五大连池”一名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字,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来此游览观光、度假疗养或科学考察。2007年7月,国家邮政局将发行1套2枚的“五大连池”特种邮票,向全世界展示五大连池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刘祥  郎建军 《地质论评》2011,57(5):650-658
黑龙江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岩屑崩落(debris-avalanche)形成小丘状沉积.老黑山火山西面、东面和东南面有数十座小丘,火烧山火山北面和东北面也有数十座小丘.最大的小丘高约17m,基座直径50m以上.最远的小丘距火山2km.小丘为崩落堆积的岩块相,由巨大的崩落岩块组成.崩落岩块为灰紫色玄武质...  相似文献   
6.
对于注水开发多年,尤其是多次采取增产增注措施后的油藏,如何准确地判定低渗透非均质储集层渗流特征及其演化规律,难度比较大。针对火烧山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根据不稳定试井曲线识别储层模型,分析了不同开发阶段储层渗流系统的演化规律。由于火烧山油田天然裂缝发育,而且多数井采用压裂方式进行投产,开发初期储层模型主要表现为人工裂缝或双孔模型。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及调剖堵水措施的实施,油井渗流特征往单孔模型转变、注水井渗流系统向径向复合模型转变;渗流系统的演化改变了储层的有效渗透率,使其整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储层初期有效渗透率场与油井水窜特征基本吻合,有效渗透率的逐步下降与油藏含水上升速度的下降基本吻合,从而为油藏下一步开发调整可行性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老黑山期火山活动史及其与五大连池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黑山和火烧山是五大连池火山群中最年青的火山。老黑山是叠锥状火山,喷发时间发生在公元1000年左右和1719年。1720年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火烧山。它们经厅了二大连池在卫片上还发形一大连池和五大连池三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五大连池火山崩落堆积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内的老黑山与火烧山火山外围分布有大量圆丘状火山碎屑堆积物,以往人们将其称为"副火山",即认为是独立的火山.本文认为这些堆积物来自这两座火山锥体的破坏.当锥体坡脚处有熔岩流溢出时,在重力作用下坡体发生裂解、崩塌,于是在坡体上形成沟谷,而垮落的坡体碎屑物则随着熔岩流的流动,堆积在火山锥体的外围,虽然有的堆积成较大的锥状体,但它们不是火山,而是火山崩落堆积物.  相似文献   
9.
邱鹏 《地质与资源》2002,11(4):236-242
针对火烧山油田,在以小层为单位,通过传统的方法作沉积微相研究时,同一小层就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沉积微相,这样沉积微相分析特别是按小层为单元的沉积微相分析的准确性就不能保证,同时这样也影响了储层参数建模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三维出发,建立沉积微相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在更真实的沉积相模型的控制下,才能进一步建立储层参数的三维空间模型.综合考虑,本区相建模采用的是序贯指示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0.
Large amounts of volcanic debris-avalanche deposits, which take the shape of hummocks, are distributed around the peripheries of the Laoheishan volcano and Huoshaoshan volcano in Wudalianchi World Geopark. In earlier times, they were called "satellite volcanoes", namely, freestanding volcano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se deposits actually came from the collapse of the cones of these two volcanoes. When the lava flow spilled out at the base of the slope of the cones, the slope broke up and collapsed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Later, ravines were formed on the slope. Caved slope clastics, accompanying lava flow, accumulated at the rims of the volcano cones. Although some accumulations may form very large cones, they are not volcanoes, but deposits of volcanic debris avalan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