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DMC)得到的最新资料,2004年8月份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5.0地震91次(见表1),其中M5—5.5地震69次,M5.6。6.0地震20次,M6.1~6.5地震2次。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智利—阿根廷边界地区,发震时间为2004年8月28日13时4127秒,Mw=6.5。在发生的91次M≥5.0地震中有55次发生在东半球,36次发生在西半球。其地震事件分布图见图1,地震事件目录见表1。  相似文献   
2.
Rou Jie 《中国地震研究》2004,18(4):357-364
At 19:33 p. m on September 27, 2003, an earthquake with M7.9 occurred in the RussiaMongolia-China boundary Region. It was strongly felt in the Altay region of Xinjiang. The losse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was 76 million yuan (RMB).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arthquake was outlined, including basic parameters, focal mechanism,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es and so on.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worked initial analysis for deformation of ground and failure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3.
中蒙边界地区晚中生代伸展盆地的结构、演化和成因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中蒙边界地区在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发育一个广阔的伸展盆地体系,内部由许多不同规模的次级盆地所组成。盆地体系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普遍发育相互独立的次级盆地,而晚期阶段则发生以次级盆地侧向相互连接为特征。相互连通的次级盆地进一步演化为大型次级盆地,形成盆地体系内的沉积和沉降中心,并在平面上呈条带状。与此同时,由于应力逐渐集中在大型次级盆地边界断层之上,处于应力影中的次级盆地停止发育。中蒙边界地区晚中生代的伸展盆地体系的形成与地壳浅部的伸展作用有关,动力学成因机制很可能与增厚岩石圈的重力垮塌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2,(4):67-67
欧盟驻塔吉克斯坦代表处3月21日发布消息称,欧盟将拨款131万欧元,用以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3国在费尔干纳盆地划分国界。据悉,欧盟通过这项计划向吉、塔、乌3国提供边界地区的高分辨率卫星图片、测绘仪器和电脑设备,并免费培训当地专门  相似文献   
5.
省级边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省级行政区是我国最高级别的行政区域,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经济区.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省级边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处于落后状态.省级经济区空间结构符合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省会级中心城市多处于极化阶段,形成核心区;边界地区一般是边缘区.缩小省级边界区域与中心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既要遵循经济区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行政-经济区的特殊情况.作者认为:经济区内部优化、经济区外部竞争与合作两种途径结合是边界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7.
由郭荣星教授撰写的《跨边界资源管理(第二版)》(英文名:Cross-Border Resource Management-Second Edition",由荷兰Elsevier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网络版: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bookseries/14748177/10)是一本系统阐述在跨边界地区或是边界过渡地区对自然与环境资源如何有效管理的学术专著。在跨边界地区,政府行为和管理手段是复杂的,司法权通常受制于两个或以上的独立政权或行政/军事势力影响。本书的作者对跨边界地区的地理、政治、法理、社会、经济学以及文化多个问  相似文献   
8.
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致使青藏高原天然水拥有独特的水化学性质并保存着较完整的原生状态,但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持续增大,可能导致当地水环境及水化学性质发生改变。通过对青藏高原存在人类活动的西部、南部和东北部边界地区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与测定,并探讨了当地天然水水化学性质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不同边界地区天然水的物理性质、水化学性质和成因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水样pH的平均值为7.75,总溶解固体(TDS)的均值为171 mg/L,总硬度(TH)的均值为168 mg/L,总体来看水质较好,大部分能够满足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适宜饮用;水样中Ca2+和Mg2+为主要阳离子,HCO_3^-和SO_42-为主要的阴离子,主要由碳酸盐的风化和蒸发岩的溶解共同控制且碳酸盐岩风化的过程更为强烈;各边界地区天然水中的生物源物质均远低于国家和WHO标准,表明目前这些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仍较小。  相似文献   
9.
中-俄边界连续发生强烈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2003年北京时间9月27日、9月28日和10月1日,在中-俄边界分别发生7.9级地震(49.9°N,87.9°E)、6.9级地震(50.0°N,87.9°E)和7.3级地震(50.1°N,87.8°E)。这3次地震震中位于俄罗斯境内,距中-俄边界约80km,距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市约230km。新疆北部有强烈震感,地震造成2乡镇32家民房受损。许力生研究员利用CDSN的7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反演了这3次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蒙边界地区晚中生代伸展盆地的结构、演化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蒙边界地区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发育一个广阔的伸展盆地体系,内部由许多不同规模的次级盆地所组成.盆地体系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普遍发育相互独立的次级盆地,而晚期阶段则发生以次级盆地侧向相互连接为特征.相互连通的次级盆地进一步演化为大型次级盆地,形成盆地体系内的沉积和沉降中心,并在平面上呈条带状.与此同时,由于应力逐渐集中在大型次级盆地边界断层之上,处于应力影中的次级盆地停止发育.中蒙边界地区晚中生代的伸展盆地体系的形成与地壳浅部的伸展作用相关,动力学成因机制很可能与增厚岩石圈的重力垮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