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石受压破裂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实验观测到了4类岩性、18块样品在单轴压力下直至破裂发生全过程中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这些不同频率的信号是零散出现的,其形态为一组组脉冲,宽度为4ms~16ms,幅度为0.1mV~1.4mV。实验发现具同一谐振频率的天线收到的信号频次与其相对于裂缝的位置和方位有关。结果还表明,电磁前兆信号的频度与岩样强度有关,抗压强度高的岩样电磁前兆信号多。微破裂可能产生了偶电层,在破裂过程中向外辐射,产生了LF频段的磁信号,ULF磁信号则主要由压磁效应产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有源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能力 ,可在不同的微波频段 ,不同极化状态下得到地面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 ,广泛地应用于地形测绘、地质勘探、防灾减灾 ,农林生产和海洋研究等各个领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InSAR)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的相位信息 ,提取地表的三维信息和高程变化信息的一项技术。它能获取高精度的地形信息 ,同时还可以监测地球陆地表面和冰雪表面的微小变化 ,监测的时间间隔从几天到几年 ,可以获得全球高精度的 (毫米级 )、高可靠性(全天时、全天候 )地表变化的信息。由于其可以直接从空中测…  相似文献   
3.
于帅 《山东气象》2001,21(3):42-42,45
主要介绍新建济南至泰山无线扩频通信系统中的直序列扩频基本原理,电台基本性能和功能开关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基于恩施地震台gPhone重力仪2010~2018年连续9 a的相对观测数据,定量分析其在200~600 s频段范围的背景噪声水平变化,同时研究固体潮、气压、多项式拟合等因素对功率谱密度(PSD)的影响。结果表明:1)频率低于5×10-3 Hz时,固体潮和多项式改正可对重力PSD起到很好的改进作用。2)恩施台gPhone重力仪2010~2015年的地震噪声水平SNM在1.185 8~1.229 4范围内,处于相对较低且稳定的状态;而从2016年起,SNM达到1.256 6,并在2018年超过了1.30。经查明,这种变化是由于恩施台2 km范围内的多处道路施工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无线功率传输系统中的新型三频分支线耦合器.通过在传统分支线耦合器的基础上加载1/4波长短路耦合线来实现3个频段的通带.每个通带之间均保持高的隔离度,且通过改变加载耦合线的奇偶模阻抗值,耦合器通带的中心频率可以在较宽频带范围内调节.对一个工作在0.69/1.0/1.4 GHz的平面三频耦合器模型进行了设计与加工,测试结果与理论期望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GAMIT10.71研究高阶电离层(high-order ionosphere, HOI)延迟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B2I、B2a和B3I三种频段信号对对流层参数估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太阳活动低水平时期,HOI延迟对B2I天顶总延迟(zenith total delay, ZTD)、南北梯度(NSgrad)和东西梯度(EWgrad)的影响最大分别达到0.80 mm、0.60 mm和0.99 mm,对B2a的ZTD、NSgrad和EWgrad的影响最大分别达到3.60 mm、10.77 mm和10.74 mm,对B3I的ZTD、NSgrad和EWgrad的影响最大分别达到1.60 mm、3.28 mm和5.90 mm;太阳活动高水平时期,HOI对对流层参数估计产生了更大影响。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HOI对对流层参数估计的影响呈现出白天高于夜晚、低纬度地区高于高纬度地区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不同地点的6种不同变质程度的构造煤在常温常压下的阻抗振幅,得到不同类型构造煤振幅谱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所测100 Hz~100 kHz频率范围内,各类构造煤Z-f (阻抗振幅-频率)呈一条单调递减曲线。在交变电场下烟煤的导电性较无烟煤及其他岩石差。在所测频段内,无烟煤Z值明显低于烟煤,且差值随着f增大逐渐减小。通过对构造煤Z-M (阻抗振幅-水分)的拟合,得到相关公式;再利用所得构造煤阻抗振幅验证其公式可靠性,找出优势频段。初步分析了煤岩的幅频特性,为试图利用煤岩电性频率域响应特征差异来反映不同变质程度构造煤及与其他岩矿石的导电机理及结构模型,进而为用电法勘探物质组成与结构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地表大气环境变化主要包括近地表气象因素(大气压强、温度、降雨)变化及台风、日食活动等。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2003—2013年湖北省数字化地壳形变潮汐分钟值资料进行处理后发现,近地表大气环境因素对形变观测数据具有不同频段上的特征变化影响。大气压强和温度对形变观测的响应频段主要集中在较低频段(64—128分钟);降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全日波(0—32分钟)范围内且存在高频、非潮汐成份。而台风在较高频段上有明显响应,频段分布在1—4秒和2—4分钟之间。黄梅台应变观测对2009年日食事件在128—256分钟低频段上有响应。  相似文献   
9.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频段的磁异常”的概念.并通过对目前流行的一些滤波方法进行比较,提出使用小波滤波和插值切割法滤波分频的工作思路.探讨了分频段磁异常与地质岩性的关系.认为:①分频以后信息量成倍地增加,读到了许多原始数据(包括常规数据处理)无法读到的信息;②分频提出的信息,不同频率有着不同宏观特征;③不是一种岩性只相关一种频率段异常;④原始数据的结构特点对分频结果起决定性作用;⑤分频有4~5个频段就可以得到许多新的信息;⑥同常规磁异常解释一样,信息提取以后的人工分析是异常解释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环;⑦利用插值切割分频的原则是,切割次数是起圆滑作用的因子,因子的大小取决于原始数据的干扰水平(圆滑水平);⑧分频磁异常可以区分不同的岩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不同的信号调制方式,在满足一定伪距误差的条件下,从所需信号发射功率小和与北斗一代相互干扰小的角度论证了RNSS应用BOC(6,1)和BOC(6,2)两种调制方式的优势。并且对2 483.5~2 500 MHz频段中导航系统与其他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作出估计,论证了GNSS系统与其他无线电业务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