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在鳗弧菌侵染下,利用SMART方法构建了青蛤的cDNA文库,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和BLASTX比对筛选出ESTs及免疫相关因子的基因.结果表明,所构建的cDNA文库的库容量为1.12×106,插入片段均在500bp以上;大于100bp的有效ESTs序列1113条,平均长度725bp,拼接后获得一致性序列420条,其中包括126个叠联群和294个单拷贝EST,BLASTX比对后获得注释序列271条,进一步筛选获得青蛤免疫相关因子基因序列45条,为克隆其免疫防御相关因子的基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消防设施的高效智能管理是衡量城市智慧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该目标,利用物联网技术以及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集移动巡检终端与网络后台信息管理系统于一体的消防设施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利用智能无线传感器、RFID以及蓝牙无线通讯等技术,实现消防设施非接触式自动巡检与巡检信息实时传输;通过基于GIS的消防管线与消防拴拓扑结构分层分级可视化,实现消防设施的统一高效管理。相比于现有巡检方式,基于物联网GIS的消防设施智能巡检系统提高了巡检效率与便捷性以及巡检信息的准确性与实时性,为城市中消防设施的实时动态智慧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对农产品物流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问题。结合无线传感网(WSN)技术、GIS技术、GPS技术、RFID技术,集成成熟的无线通信和数据库技术,构建可视化、智能化、通用的农产品物流监控系统,为物流链管理者提供便捷、全面的监控体系。本文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车云飞  房文  李宏宇  李德泉 《气象科技》2018,46(5):1044-1049
本研究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利用条码、二维码和射频电子标签标识、射频扫码技术、声光电自动感应技术、GPS/GIS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建立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物联网管理系统,实现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从生产、验收、转运、仓储到发射作业的全程监控。在北京、陕西、贵州、河南4个地区进行试点开发研究,根据有源/无源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条形码、火箭弹/高炮炮弹以及信息采集技术分别开展不同技术模式的应用试验,将弹药信息按照统一格式汇集至国家级物联网系统,有效提高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结合有效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解决了大范围内的作业数据自动化采集及地面作业信息实时监控,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和业务信息化现代化程度,对全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装备物联网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Low‐frequency 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s (PIT tags), are commonly used for monitoring pebble mobility in gravel‐bed rivers. Although early studies reported high recovery rates for PIT tags used in small streams, recovery rates in larger systems remain low, substantially limiting the possibilities for their use in such rivers. These low recovery rates are potentially due to missed detections caused by tag signal collision, burial in the sediment layer deeper than the maximum detection range and insufficient (but still exhausting) field effort to cover the concerned areas. A potential solution for addressing these problems is to use active ultra‐high frequency (a‐UHF) transponders as these have a greater detection range and anti‐collision protocol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of such transponders for pebble tracking in rivers, we used 433.92 MHz COIN‐ID and COIN‐HC models (ELA Innovation Company, Montpellier, France). We completed several tests to (i) characterize transponder detection ranges in the water and in saturated sediment and (ii) develop field protocols for locating tags by combin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PS) sites and transponder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 lev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 the maximum detection ranges are about 2.4 m in the water column and more than 2.6 m in a column of saturated gravelly‐sandy sediment, (ii) RSSI spatial interpolation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ransponder position with good accuracy (< 1 m), (iii) the desired minimal level of accuracy can be adjusted depending on in‐field effort and signal impulse interval, (iv) the RSSI maximal value observed cannot yet be used to determine transponder burial depth because of the multipath propagation of radio frequencies and the semi‐directional emission of the tag signal.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