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269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Mangshan Plateau is located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Huang He (Yellow River) just west of the city of Zhengzhou, well outside the Loess Plateau in central China. Mixing models of the grain‐siz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loess deposits are mixtures of three loess components. Comparison of the mixing model with existing models established for a series of loess–palaeosol sequences from the Loess Plateau indicates that the Mangshan loess has been supplied from a proximal dust source, the Huang He floodplain, during major dust outbreaks. The high accumulation rat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oess components, and especially the high proportions of a sandy loess component support this. Owing to the exceptionally high accumulation rates, the Mangshan grain siz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carbonate records provide a high‐resolution archive of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e change.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
The island of Lampedusa lies on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African continental shelf, but during some Quaternary marine lowstands it was joined to the African continent. The study and dating of the aeolian, alluvial, detrital sediments, calcareous crusts and speleothems have established that the climatic–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recorded on the island can be related chronologically to those known for northern Libya, Tunisia and the Italian peninsula.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phases of Saharan dust accumulation on Lampedusa occurred, and were coeval with dust accumulation in crater lakes and on high mountains in central‐southern Italy, and with phases of glacial advance in the Apennines and in the Alps.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accumulation of Saharan dust on Lampedusa occurred but there was little accumulation of dust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the Mediterranean Sea. With the new data from Lampedusa, it is possible to envisage two different scenario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relating to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and to the late Holocene.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southerly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brought rainfall to the southern slopes of the Alps and to the Apennines.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a prevalent westerly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became established in the northern Mediterranean.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
洛川黄土-红粘土序列铁氧化物组成及其古气候指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洛川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中磁性矿物组成、成因和相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磁性矿物以风尘磁铁矿为主,少量的成土赤铁矿和成土磁赤铁矿;古土壤磁性矿物以成土磁赤铁矿为主,成土赤铁矿次之,少量的风尘磁铁矿和赤铁矿;红粘土磁性矿物以成土赤铁矿为主,风尘磁铁矿和成土磁赤铁矿次之,少量风尘赤铁矿。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磁性矿物组成差异,反映了其形成期不同的古气候特性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强度的差异。干冷的冰期,黄土弱成土作用形成了以粗颗粒的风尘磁铁矿核 赤铁矿边的磁化率载体。间冰期的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最有利于生物活动,强烈生物活动导致古土壤中大量纳米超细磁赤铁矿/磁铁矿产生,形成以磁赤铁矿为主,风尘磁铁矿核 赤铁矿边为辅的磁化率载体。红粘土成壤期,强降雨强蒸发的长干短湿的高温炎热的古气候使得红粘土化学风化强烈,生物地球化学活动较弱,形成以磁铁矿核 赤铁矿边和磁赤铁矿核 赤铁矿边的磁化率载体。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磁性矿物组成、磁性矿物相关系是其形成期独特的古气候指示。  相似文献   
4.
安徽宣城地区中晚更新世风成堆积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通过对宣城向阳中晚更新世沉积剖面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剖面与中国北方同时代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相比较,虽然长江下游以南地区中晚更新世多个冰期中风成堆积的单层厚度与累积厚度,亦即风成物质的沉积通量与沉积速率均比北方黄土区要小,但它们所反映的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黄、渤海海岸风沙地貌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于1990-1994年,对黄,渤海海岸风沙地貌,风沙沉积,风沙灾害和土地沙漠化现象进行详细的外业调查,测量和填图,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原理,对海岸岗沙地貌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对海岸风沙地貌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进行较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风沙地貌,风沙灾害和土地沙漠化现象主要分布在冬,春季气候干旱,风力强而持久,砂源丰富的渤海海岸和山东半岛半岸的砂质海岸地区,海岸沙丘和风成砂地总面积达70  相似文献   
6.
沿海与内陆地下卤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对比我国滨海与内陆地下卤水的分布、成因及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不同成因的地下卤水具有不同的水质.  相似文献   
7.
国外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海岸沙丘的研究已从主要对其地貌形态的研究转向海岸海丘与海岸变迁尤其是全球变化关系的研究上,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的研究倍受关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里介绍了国外在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及其成果,并以此探讨了国内今后开展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8.
风力对内陆浅水水域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平度市大泽山水库(面积约0.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1.5米)的实地观测,研究了风力对内陆浅水水域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程度取决于风速、风力作用时间、水深以及风力作用前磷水平的高低等因素。就大泽山水库而言,风速大于2.5米/秒的风力可引起各种形态磷的明显增加。不过对磷酸盐磷来说,如果浓度本来就较高,风力作用下当有大量沉积物颗粒泛起时,会对PO_4~≡产生吸附,因而可能导致水中游离磷酸盐磷含量下降。鉴于此,作者建议对内陆浅水水域进行磷水平调查时应考虑风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垣曲盆地最高阶地风尘堆积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垣曲盆地原土坪阶地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原土坪剖面地层自下而上由水下河湖相-漫滩相-风尘堆积构成,整个剖面记录了一个水位下降、由水下沉积环境转变为气下环境的连续堆积过程。剖面地层记录的1.84~1.62MaB.P.期间由河湖相沉积环境转变为典型风尘堆积的沉积转型及风尘堆积反映出的1.21MaB.P.前后古气候变化事件是对青藏高原青藏运动C幕和昆黄运动的区域沉积响应。开始于1.62MaB.P.的典型风尘堆积底界年龄代表了该级阶地的形成时代,表明该段黄河至少在此时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0.
青海共和盆地多石在沟河道沙丘现代风水交互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青海共和盆地多石在沟河道中6道新月形沙丘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rimble4700DGPS与常规测量手段,结合野外风沙观测与自动气象站数据,初步观测分析了2006年多石在沟河道沙丘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变化过程,计算出2006年风季前比雨季后多石在沟河道沙丘体积减小了548.3m3,风积量为2351m3,流水的蚀平量为2899m3,2006年风水两相营力对河道沙丘的侵蚀贡献率约为45%∶55%,流水的搬运作用强于风力的堆积作用。但从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研究区的风力侵蚀作用强于流水侵蚀作用,河道沙丘不断增大。多石在沟河道沙丘是一个典型的风水交互作用系统,河道成为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的"中转站",在风水的交替作用下,沉积物由风积环境进入流水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