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桩在饱和土中水平振动的辐射阻尼简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军  宋二祥  陈肇元 《岩土力学》2002,23(2):179-183
将适用于单相土-桩系统的Novak的平面应变假设和Gazetas的分象限假设推广到饱和土-桩系统中。通过简化后的微分方程推导了饱和土-桩系统辐射阻尼系数的解析解答。最后用算例说明了饱和土中两个压缩波的特性,比较了饱和土和单相土的单位桩长辐射阻尼系数,比较了简化算法和三维有限元方法求得的桩头幅射阻尼比,结果证明简化算法在一定条件下适用于计算层饱和土-桩系统的辐射阻尼。  相似文献   
2.
地震波衰减的物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对近年来有关地震波衰减的物理机制进行评述和初步研究认为,对于地壳介质,造成地震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地壳内存在大量裂隙,裂纹中饱含水或部分含水,地震波传播时引起裂隙中的流体运动,从而造成地震波的衰减,对于上地幔,扩散控制的位错阻尼机制可能是造成地幔地震波衰减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上地幔软流层部分熔融的存在也是造成地震波衰减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左新建  刘新宇  李艳茹 《岩土力学》2005,26(Z1):314-316
地下工程结构的广泛应用给人们提出了对其进行加固改造技术的新问题。由于地下工程结构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施工工艺对潮湿混凝土的植筋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对植筋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破坏形式进行了论述;对不同施工工艺下潮湿混凝土植筋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破坏形态作了研究;比较了潮湿和干燥环境下混凝土植筋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破坏形态。结果表明,潮湿环境下施工工艺对植筋拉拔和锚固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结构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的改进算法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结合磁流变阻尼器装置的出力特点,提出了结构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的两种改进算法:以速度负反馈渐进逼近主动最优的界限滑动半主动控制算法和基于结构响应状态组合反馈的界限开关半主动控制算法。首先给出了采用磁流变阻尼器装置控制结构振动的系统框图,然后结合一个三层Benchmark模型,仿真分析其在多种地震输入工况下,LQR、磁流变阻尼两种半自动和两种被动控制下的控制效果,最后给出了Benchmark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林晓星  王平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0):3477-3484
本文在考察分析原有的低纬度化极阻尼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原有阻尼因子的改造方法,即提出变频双向阻尼因子,改造后的阻尼因子不仅考虑了对振幅的压制,并兼顾了对相位谱的改造,同时还增加了频率控制因子.通过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检验,表明在低纬度地区,特别是在极低纬度地区,变频双向阻尼方法的化极结果能更有效地突出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6.
数字地震观测的传递函数由反馈地震计和地震数据采集器的传递函数合成。地震数据采集器的传递函数主要用数字算法生成,其精度可以做得很高。反馈地震计是机电一体化的模拟传感部件,其传递函数的精度和稳定性均欠佳。尤其是由反馈地震计生成的主导二阶极点,对应传统地震观测的周期和阻尼两个重要参数,其精度和稳定性往往较低,不利于地震学研究深入发展的需要。以四川地震观测的标定数据为例,说明数字地震观测传递函数的精度和稳定性急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ZJ15D型石油钻机井架的瞬态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上通过静力,或者利用最大设计钩载乘以动载系数代替动载荷的研究方法对石油井架进行结构分析已经不符合现场石油井架在复杂时间载荷作用下的真实动态响应情况,尤其在起下钻和钻进时,井架要承受瞬态冲击、钻机振动等随时间变化的载荷作用。本文运用时间历程方法,通过模拟井架钻井时的典型工况,结合大型有限元ANSYS软件,对大庆油田普遍采用的ZJ15D型石油钻机井架进行了动态响应计算,得出了:在瞬时冲击下,井架动力响应的产生存立柱轴向、井架侧向和前开口方向具有同时性,但最大值出现的时刻不同;严重冲击载荷作用下,井架顶部开口响应最为强烈,危险时位移可达4cm等结论。结论对井架结构设计、油田安全钻井和延长井架使用寿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市政道路工程勘察中,路基土干湿类型的判定结论为道路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本文分析比较了相关规范中关于路基土干湿类型的判定标准,并结合市政道路工程勘察实践,对路基土干湿类型判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
设计速度传感反馈地震计的新方案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源 《四川地震》2005,(4):8-11,24
在深入分析研究了速度传感反馈地震计传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性能更优的传递函数两步实现方案。两步方案为反馈环路设计带来的巨大灵活性,又促使我们跳出传统的“延长周期”模式的思路束缚,提出了单纯阻尼反馈环的设计新思路。理论计算表明,两步方案与阻尼环结合的设计可以使速度传感反馈地震计的技术性能达到更高境界。反馈深度大、环路稳定性好,动态范围大和极点稳性高使它明显优于传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地表湿润状况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8~2003年黑龙江省均匀分布的16站月降水和平均气温资料,通过计算地表最大潜在蒸发、地表干燥度指数、地表水分盈亏量,对比分析了黑龙江省各不同干湿气候区域地表干湿状况的分布规律及其变化趋势,并讨论了它与降水和气温的关系。给出了地表干燥度指数的地理分布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全省及各区地表干燥度均存在变干的趋势,特别在进入21世纪以后,变干的趋势更加明显。但各地变干的特征差别较大,其中西部地区地表变干的程度最为严重,北部地区最轻,甚至个别地区还有变湿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