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煤岩显微组分热解气相色谱特征与化学结构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结构是目前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点,但却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采用分步热解气相色谱技术将树皮体,镜质体和丝质体分解为分子量较小的可测定的有机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据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的组成特征来还原显微组分的化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煤显微组分主要由四大类官能团组成,一是热稳定性较低的NOS杂原子官能团;二是脂族(脂链、脂环)结构;三是苯、烷基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香族化合物,四是热稳定性很高的难以分解的稠环芳烃。上述四类化合物集中于显微组分的不同结构简单中,树皮体和镜质体结构单元外侧主要由热稳定性较低的杂原子化合物以及分子量较小的苯和烷基苯组成,而丝质体结构单元外侧则主要以短链脂族结构为主,三组分结构核部由热稳定性很高的难以分解的稠环芳烃组成。连结核部稠环芳烃与结构单元外侧杂原子等官能团的主要是热稳定性较高的脂链结构,煤显微组分热成烃主要按结构中各官能团键的强弱随热演化程度的加深依次脱除,生成油气,基本上属平行独立依次反应机制,亦“官能团脱除型”,此外,还包括少量的长链脂族结构裂解为短链脂肪烃的“解聚”过程。  相似文献   
2.
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期间,随着大量原始森林被焚烧,产生大量细小木炭碎屑和玄武质火山碎屑漂落在东部广阔浅海,沉积形成富含木炭碎屑玄武质沉凝灰岩,木炭屑具多孔蜂窝状极似浮石碎块,但薄片中不透明,光片中其反射率明显高于造岩矿物,它是炭的火焚丝质体。在黔西南广泛发育于贞丰、兴仁、睛隆、关岭等地的二叠纪龙潭组地层中。  相似文献   
3.
丝质体是煤中的主要组分之一 ,其在煤中含量的多少、生烃潜力的大小、生烃特性等直接影响煤成烃资源的评价。本文采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以及开放体系下热模拟等方法 ,对山西繁峙老第三纪 (E3)煤中丝质体的生烃潜力、烃类组成特征、成烃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并与贵州水城晚二叠世 (P2 1 )含树皮体煤中的主要组分 -树皮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丝质体的生烃潜力、氢指数 (2 6 .18m g/ g、35 mg/ g· TOC)远低于树皮体的生烃潜力、氢指数 (2 97mg/ g、491mg/ g· TOC) ;丝质体有两个生烃高峰 ,所对应的 VR0 (% )分别为 1.1%和 2 .0 % ;丝质体产烃范围较宽 ,从 2 0 0℃可以延续到 6 0 0℃ ,甚至超过6 0 0℃还有少量的烃类物质生成 ;丝质体的烃类组成以轻质烃为主 ,湿气次之  相似文献   
4.
煤岩显微组分的活化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热解反应中活化能(E)与生烃率的关系是煤(干酪根)结构组成的反映,这就如同指纹一样,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显微组分其动力特征不同。煤及显微组分化学结构的确定目前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点。利用岩石热解(Rock-Eval)、热解气相色谱(PY-GC)以及开放体系下热模拟方法,对树皮体、镜质体和丝质体不同生烃率所对应的活化能进行测定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上述组分的化学结构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三种组分的生烃率-活化能关系图以及由此所反映的化学结构明显不同:树皮体热解生烃主要集中在低活化能区,其化学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主要由脂族结构组成,芳香结构及杂原子官能团相对较少;镜质体的生烃活化能稍高,其结构比树皮体要复杂些,以烷基苯和甲氧基苯为主;丝质体生烃主要集中在高活化能区,化学结构更为复杂些,除以烷基及甲氧基苯为主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杂原子官能团以及短链脂肪烃。另外,上述三种组分的平均活化能明显不同,其中树皮体的最低,丝质体的最高,镜质体的介于两者中间。因此,生油门限也存在很大差别,在相同的热演经条件下,三者的生烃顺序依次为树皮体→镜质体→丝质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