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710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275篇
自然地理   81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将车流量的增大或减小转化为路长权重的变化。将交通流量的动态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用解决最短路问题的Dijkstra方法,给出交通流量实时最优控制的可行性模型及其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2.
道路建设中,测设填挖线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此提出了TPS(全站仪)在任意控制点设站、测定辅助点和填挖点的放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利用曲线要素推算各放样点的坐标,然后在道路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视野开阔的控制点安置TPS,一次性放样出全视野内的辅助点和填挖点,并连接填挖点组成填挖边线。为保证各阶削坡的精度,应注意保护各辅助点的平面位置,正确地削出最上阶平台,以控制以下各阶削坡。而以往的放样方法是抬竿法,需要在逐个横断面多次设站,用定向、量距、抬高的方法放样填挖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下,作业难度大,累计误差大。显然,用TPS一次设站,放样若干横断面填挖点的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且提高了放样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旧路改建高速公路中地基强夯效应测试与工艺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国仁  崔新壮 《岩土力学》2008,29(9):2542-2546
旧路改建高速公路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数值分析表明,对新的天然地基进行处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强夯是加固地基的一种有效措施,为了对强夯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对夯锤冲击地面过程中产生的动孔隙水压力、动土应力以及夯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进行了跟踪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以风化料为主的地基,最大夯击数不宜超过4击,而且铺底夯完成2d后就可进行满夯。  相似文献   
4.
吴德喜 《浙江地质》2008,(10):63-63
一是要求各乡(镇)街道国土员迅速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各地质灾害易发的公路沿线、乡村道路、旅游景点、山塘水库、江河流域沿线、居民点、中小学校等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灾巡查和排查工作。二是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全部查验一遍,对群测群防点的监测责任人、报警信号和撤退路线再次实地检查落实,保证群众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安全撤离。三是积极做好应急调查和抢险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实验区内设置不同类型的采样线,对GVG采样线的代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和乡村道路类型的采样线对区域代表性的精度在95%以上;国道为86.726%;省道为65.447%.对于不同的缓冲区,高速公路、省道和乡村道路类型采样线,以200m缓冲区的代表性最好.而国道则以800m缓冲区的代表性最好.对于不同的作物而言,无论何种类型的采样线或者缓冲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棉花的精度是最好的.最低的是省道采样线1000m缓冲区,精度是78.146%,最好的是国道采样线800m缓冲区,精度是99.974%.除省道外,其他精度都在94.8%以上.这说明GVG采样线所获得的成数对于区域主要作物的代表性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6.
杨洪泉 《地图》2008,(5):48-55
经过建国以来近60年的建设,北京城市的道路布局已经从建国初期单一的棋盘状结构,发展为今天的棋盘式与环形、放射式相结合的路网结构。  相似文献   
7.
沙中土 《地图》2008,(5):22-37
变迁,是北京交通永恒的主题。 百年来,近现代交通事业从无到有,交通形式从单一到多元; 道路布局从方正的棋盘状结构发展为棋盘式与环形、放射式相结合的路网;交通工具完成了轿子、马车、骡车——自行车、人力车——有轨电车——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地铁——私家车这一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有好些年没能回去看望它了,不知道它现在好不好? 从前住在妈妈任教的乡村学校里家门外十步有一棵万年青树,它站相奇特,是个斜斜的“Y”,远看好像一把歪了杆的大伞,树下一装就是松软的沙堆因此这棵树,妈妈是不反对爬的其实也不用爬,出得家门,只需助跑两步,我就可以一口气跳到树上,顺手一揪高处的树枝,两腿一屈,稳稳坐下那儿正好有一枝树干可靠背,舒服得很哩这“Y”形的主树干有海碗粗,在上面不但可坐、可卧(当然要记得揪着高处的树枝),还可立、可蹲,更可以唱歌、跳跃、看书、背诗、吃饭.是我最舒服、最有趣的空中楼阁于是我每天坐树干比坐家里凳子的时间还多放学回家,  相似文献   
9.
瞿嵘  翁敏  杜清运 《测绘科学》2008,33(6):130-132
许多认知研究表明,路径指令的复杂性和形式在人类导航中和路径的长度一样重要。在很多情形下,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而是一条最简单路径,也就是容易描述、理解、记忆或者执行路线的导航指令。大多数自动导航系统都依赖于计算最短路径问题的解,而不是找到最简单路径。本文在分析人们对道路转向的认知研究基础上,采用了适合道路转向的路段-链数据模型,并从权重函数选择、算法具体实现和算法分析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最简单路径算法的主要思想和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0.
坚持走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河南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粮食产量连年攀升。今年夏粮又连续第五年获得丰收,总产首次达到306亿公斤,占全国夏粮总产的1/4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大粮仓”、国人“大厨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