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地质学   9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精细表征储层特征和储层结构是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后期的主要技术需求。基于不同类型砂体的相似孔渗特征将辫状河沉积体系中河道充填和心滩砂体聚类为储渗单元,提出了储渗单元研究概念和研究思路,开展了辫状河沉积体系储渗单元发育模式研究。通过露头观测和测井相标志,识别出辫状河沉积体系中储渗单元发育四种叠置模式,即心滩叠置型、河道充填叠置型、心滩和河道充填叠置型、心滩或河道充填孤立型;基于储渗单元发育模式,提出了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井型的适应性,指出辫状河沉积体系中河道叠置带是叠置型储渗单元发育的有利部位,是水平井开发的有利目标,辫状河沉积体系中的过渡带和洼地主要发育孤立型储渗单元,适合直井或丛式井组开发。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野外露头研究和苏里格气田加密井区井间干扰试验表明,辫状河沉积体系中储渗单元发育规模为顺古水流方向长600 m和垂直水流方向宽400 m左右,证实苏里格气田具备进一步加密到400×600 m的条件,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5%~20%。  相似文献   
2.
水平钻井连通水溶采卤一直是开采井矿盐资源最常用和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地层条件复杂、饱和卤水结晶、套管破损等因素造成盐井组采卤运行过程中通道堵塞,一直是制约盐井组运行年限的主要原因。近些年,对堵塞井组修治常用方法有憋压、通井、开窗侧钻,其中水平井开窗侧钻重新对接现有溶腔在很多盐田区块修井中被广泛应用。在河北宁晋石盐田Y2-Y4井组修井过程中,存在老溶腔无法再利用的情况,此时老溶腔成为井组二次对接的“累赘”。在该区块首次采用井组井型互换(水平井改直井,直井改水平井)的方法,避开了老溶腔,实现了老井组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刘俊龙  王元行 《地下水》1999,21(2):68-69
沧县八角琉璃井是古代建井中保留下来的一种井型。它结构坚固合理,造型独特,保护完好。为保护、弘扬古代的成井工艺,从井的建设年代,井型结构和成井工艺进行了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田志义  刘钊 《地下水》1990,12(1):59-62
某地区的井型选择得是否恰当,对于科学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单井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确定某地区井型时,人们一般是依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专家们的经验确定的。这种方法,当含水层的埋藏条件比较简单时(例如埋深很大),井型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但是,当制约条件多,几种井型均可采用时,井型选择就比较困难。同时,该方法也没有考虑经济技术条件,显然,这种方法就有明显不妥之处。合理井型是一定义不很清楚的模糊概念,即在质上没确切的含义,在量上没有明显的界限。这种模糊概念,不是由于人们的主观认识达不到客观实际所造成的,而是事  相似文献   
5.
淮北平原地表水资源相对紧缺 ,而地下水埋深较浅 ,易于开发利用 ,但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就应该认真搞好井灌建设规划。对于不同区域 ,不同地质条件 ,选用不同的机井类型与布局 ,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树峰  董小辉 《地下水》2008,30(3):64-65
围绕发挥好机电井作用,对农村各种类型机电井的灌溉效益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白城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几种机电井建设方法,供在机电井规划与建设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徐洪安 《地下水》1992,14(3):140-143
在黄土区工程建设时往往要进行大量的基坑疏干工作。怎样设计和施工排水井,使之能在降水过程中发挥效益,这是整个降水工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文中对此进行了简介,这对今后做好本地区降水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邱彦军 《探矿工程》2021,48(S1):168-172
近年来,国家对矿井安全、职工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越来越高度重视,大口径工程井已广泛应用于矿山企业瓦斯抽排、注浆堵水、输氮灭火、送冰降温、排水通风、抢险救援等领域。大口径工程井直径一般在?500~1500 mm、深度1000 m以浅。科学选择和设计井身结构和成孔方法,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钻进效率和钻孔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9.
赵万福 《探矿工程》2014,41(10):9-12,25
中国缺水少地,人口众多,地形复杂,页岩气储层埋藏深、维度高、渗透率低、可改造性差。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常规技术---水平井加多段压裂在中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页岩气开发井型。它不同于传统的直井、斜井或水平井,由主井及其周围的辅助洞穴构成,其中主井用于生产排采,洞穴用于储层改造。主井完井方式为直井或斜井,辅助洞穴完井方式为分支定向井或丛式井或为两者的组合。储层改造采用低成本高效的聚能爆破等技术来代替高费用的水力压裂,采用多点建造洞穴代替多段压裂和同步压裂,以保持储层裂缝系统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进而扩大有效排采面积,降低井网密度。为模拟改造效果,在坚硬的混凝土路面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建造多个洞穴并震动,可以产生相互连通的裂隙,能够达到整体改善储层渗透性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