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开展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三维数据采集、建模和实物量、功能量、价值量三维核算技术研究,形成实用的生态产品价值三维核算技术方法。通过基于二三维数据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数据比对,分析生态产品价值三维核算技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模块化设计,开发基于网络环境的生态产品价值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基于三维立体环境的生态产品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土地收购价格内涵及定位 土地收购价格内涵从本质上来说是国家和土地使用者利用各自权利参与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的结果,它所内含的价值量只是土地实际价值的一部分。由于土地收购性质定位不同,收购价格确定的方法、依据以及价格内涵也将不同,所以土地收购价格的内涵界定需在明确土地收购性质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领域,从宏观上估测气象服务的价值量,就是从全国、全省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生产总值中分离出属于气象服务所产生的增值部分。可看做由天气预报、气候资料、气象情报等服务于并通过各生产部门所创造的气象服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滩涂资源价值量核算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自然资源价值量核算理论应用于海洋滩涂资源的价值量核算,并对海洋滩涂资源价值量的理论基础,价值量形成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海洋滩涂资源作为特殊的土地不仅应有实在的价值量,而且滩涂的性质不同,应用方向不同,则价值量各异,本文还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测算祁连山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物质量, 并进一步基于光合作用方程式、 碳循环过程模型估算了研究区2005年、 2010年、 2015年植被、 土壤固碳量及价值, 旨在定量分析该区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植被、 土壤固碳价值时空演变情况, 为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碳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 祁连山地区2005 - 2015年植被、 土壤固碳价值呈递增趋势, 2005年、 2010年、 2015年植被、 土壤固碳价值分别为515.95、 356.56亿元; 491.05、 404.36亿元; 581.55、 465.65亿元, 土地类型的改变使得植被、 土壤固碳分别增长12.72%、 30.39%。从空间分布上看, 东部植被、 土壤固碳量明显高于西部, 林地固碳能力最高, 单位面积固碳量为10.19 t·hm-2。草地是研究区分布最广的植被, 且其对该地区植被、 土壤固碳贡献比为51.13%、 49.34%。  相似文献   
6.
冰冻圈服务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应雪  吴通华  苏勃  朱小凡  肖瑶 《冰川冻土》2019,41(5):1271-1280
冰冻圈服务指人类能够从冰冻圈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各种惠益,由冰冻圈的过程和功能产生,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和文化基础。随着冰冻圈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冰冻圈过程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同时冰冻圈科学研究如何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也成为重要的关注点,受到冰冻圈科学界的重视。然而,作为冰冻圈服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对冰冻圈服务评估方法仍缺乏系统性探讨。鉴于此,本研究从物质量法、价值量法和能值分析法三个维度对各类冰冻圈服务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基本使用准则、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分析,以期探寻评估各类冰冻圈服务的最适方法,从而为后期开展具体评估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国有土地收购价格内涵及定位 土地收购价格内涵从本质上来说是国家和土地使用者利用各自权利参与社会剩余价值分配的结果,它所内含的价值量只是土地实际价值的一部分。由于土地收购性质定位不同,收购价格确定的方法、依据以及价格内涵也将不同,所以土地收购价格的内涵界定需在明确土地收购性质的前提下进行。土地收购总体存在三种性质定位: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制度的落实,在一套具有法律地位的成果底图上,将资源属性向价值属性拓展,即自然资源资产化过程,为解决现实中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因服务多个部门行政管理需要而导致的产权分散独立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本文以森林资源为例,设计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自然资源分类的对应方法,通过计算...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积极探索.目前,全国8个试点地区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整体设计上侧重于资源存量和流量的统计核算,基本未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重大制度有效衔接,无法全面反映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量和成效,资源资产变化也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建议对资源调查统计标准进行改进和对接,并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各类资源保护制度相衔接,开展价值量核算.  相似文献   
10.
任志远  刘焱序 《地理研究》2013,32(10):1771-1781
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价值量为基础,采用部分生态估算模型为例,区分出生态系统服务和损失,分析在具体区域使用价值量比值形式表述生态安全程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研究表明: ①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损失的时间波动规律不一致,在陕北地区生态恢复背景下生态系统安全程度并未出现直线上升,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在地理-生态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复杂。② 使用SOM神经网络基于生态安全度将研究区划分为4 个子区域,并进行优化调控讨论。结果说明基于价值量的计算方法可以降低指标权重打分过程产生的不确定性,时空精度高,在实践中可以应用。由于生态估算模型本身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因此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多尺度、多方法相互对照评价是后续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