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华 《国土资源》2003,(9):50-51
伊朗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是欧佩克(OPEC)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石油开采业是最重要的工业。石油出口收入占外汇总收入的80%,占政府预算收入的40%-5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截止2001年底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897亿桶,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储量的8.5%,占中东地区13.1%。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23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储量的14.8%,占中东地区41.1%。此外,还有丰富的铜、铬、铅、锌、铁、锰、硼、重晶石、大理石和煤等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2.
李锦平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08,27(1):120-121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位于中东的最东端,总面积164.6万km2,除南部波斯湾与阿曼湾沿岸为平原和低地外,约90%的国土面积属高原区,平均海拔1 200 m,其中一半以上为山区,从而构成高原与山区相间的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3.
波斯湾盆地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按不同估计,这里埋藏了全球可采石油储量的55%~68%和超过40%的天然气储量。盆地位于属于两个不同的岩石圈板块———非洲和欧亚板块的伊朗大陆地块与阿拉伯地盾的接触处。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交接期它们的碰撞导致形成了扎格罗斯造山褶皱带和在它前面的巨大美索不达米亚山凹陷,后者属波斯湾盆地的组成部分。在显生代和大部分时间内,这个盆地属于古老冈瓦纳被动边缘的组分,后者在古生代向古特提斯海开放,而在中生代则向新特提斯海开放。稳定的凹陷再加上极佳的地形—气候条件促使在该处形成了极厚的…  相似文献   
4.
中伊朗盆地Garmsar区块Qom组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朗Garmsar区块Qom组形成于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岩性以生物屑灰岩、含砂生物屑灰岩、泥晶灰岩为主,是典型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利用区内野外实测剖面资料和露头岩样测试资料,对Qom组沉积相进行标识及类型划分,并对Qom组沉积微相及其平面展布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区域开阔台地相~高能红藻滩微相和局限台地相~泻湖夹台内滩微相是研究区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F段中部的粒内溶孔较为发育,而溶缝主要出现在C1、C3亚段,整个Qom组构造微裂缝不甚发育。但储层孔渗条件比较差,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且存在严重的不均一性。为此,从沉积相与储层特征角度研究认为,中伊朗盆地Garmsar区块Qom组油气勘探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5点27分,在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引起震区大量人员伤亡。2003年12月27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及随行记者一行43人,于北京时间下午3点20分从北京国际机场乘专机赴伊朗南部巴姆地震灾区执  相似文献   
6.
萧珂  孙祥  郜周全 《矿床地质》2021,40(2):329-344
特提斯成矿域是地球上三大成矿域之一,矿产资源丰富.文章综述了特提斯域内伊朗高原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讨论了成矿事件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主要矿床类型.研究表明,伊朗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大部分位于乌兹密尔-杜克塔尔岩浆弧和阿尔博兹岩浆弧.其中,前者主要产出高硫型Cu-Au±Ag矿床和低硫型Au±Ag±Cu矿床,分布较为稀疏,成矿与始新世和中新世热液活动有关,部分高硫型矿化可能与临近的斑岩型铜矿化构成一套斑岩铜成矿系统;后者主要发育高硫型Cu-Au±Ag矿床、低硫型Au±Ag±Cu矿床、中硫型Pb-Zn±Cu±Au±Ag矿床,它们集中分布在西部的Tarom-Hashtjin带和东部Torud-Chah Shirin带,成矿主要发生在始新世,矿体均赋存在火山岩中且明显受断裂控制,但在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种类、组构特征以及蚀变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金属沉淀均与降温、沸腾和流体混合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9.
The variation of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 against time for earthquakes in Kerman Province, Iran, on February 22, 2005, M6.4 and in Lorestan Province, Iran, on March 31, 2006, M6.1, has been calculated and analysed in this paper. The tempo-spatial scanning of LURR in the region of Iran during January 1, 2003 to March 31, 2006 has been conducted, with 1 year as a time-window, 1 month as a time-step,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LURR anomalous regions in 2004 with the actual earthquakes with M≥5.0 in the next year (2005) is also given, which shows that 11 earthquakes with M≥5.0 occurred in LURR anomalous regions while 12 earthquakes with M≥5.0 in LURR regions in 2005. Furthermore, the seismicity in this region is studied by investigating the evolvement of the anomalous LURR regions.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一次秋季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波  徐海容 《高原气象》2007,26(3):624-62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诊断分析的方法,对2003年9月28日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伊朗副热带高压的东西摆动、南北振荡引起的中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剧烈变化是暴雪天气产生的大尺度背景;高空西南急流诱发的强上升运动和对流层低层天气尺度系统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暴雪天气形成的动力因子;干冷空气的侵入有利于干层的形成和维持,干层的存在使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得以累积,增加了降水过程的对流不稳定性,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