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川  林希强 《广东地质》2001,16(2):96-103
广州清水濠建筑场的地基岩土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包括杂填土和素填土--粉质粘土),冲积层(包括淤泥质土、淤泥和中砂),残积层(粉质粘土)和风化基岩(白垩纪三水组泥岩,按风化的程度划分为强风化、中等风化和微风化带),属软弱土场地类型,总厚17.3-55.6m。根据地基岩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拟建建筑物对地基岩土的要求,认为人工填土层、冲积层、残积层和强风化泥岩均不宜作为基础的持力层;中等风化泥岩的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0MPa,可作为裙楼的桩端持力层;微风化泥岩的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9.0MPa,是拟建建筑物理想的基桩持力层。  相似文献   
2.
山东安丘古近纪冲积层中的地震记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山东安丘市沂沭断裂带分布区,发现古近纪朱壁店组冲积相沉积中发育一些震积岩层,它们是一套以振动液化砂岩墙、液化砂岩脉、裂隙充填砂砾岩墙、震塌岩、震成小断裂及塌陷构造等为震积特征的震积岩组合。这些古近纪震积岩表明,沂沭断裂带在新生代早期是一个构造活动强烈、强地震频繁发生的时期。由这些震积岩所记录的地震灾变事件,是该地区继燕山构造旋回结束后进入喜马拉雅构造旋回的响应。安丘古近纪朱壁店组震积岩的发现,为研究沂沭断裂带的活动史及区域地层调研提供了新的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3.
煤矿开采导水裂缝发育高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开采形成的导水裂缝,一旦波及煤层上覆水体,则会导致水流入或溃入井下,直接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在总结分析现有导水裂缝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理论推导的方式并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导水裂缝高度与煤层开采厚度、覆岩性质等因素的关系,明确了导水裂缝高度与采厚的平方根存在正比例关系。指出当基岩上覆有粘土冲积层或其他类似岩层时,极限曲率增量与岩层物理性质、厚度的关系对确定导水裂缝高度具有重要作用,当粘土冲积层厚度不小于2倍采厚时,粘土冲积层内下行裂缝穿透粘土层的可能性小,为特定条件导水裂缝分析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东汶河流域河成第四系主要有:下更新统洪冲积粘土砂砾层,其中含金刚石,组成Ⅱ阶地;中更新统被剥蚀作用改造的冲积层,它的主要成分是下更新统沉积层被剥蚀改造后的残留物,该层金刚石含量相对较富;上更新统冲积层组成Ⅰ阶地,上叠在Ⅱ阶地之上,故东汶河流域的阶地是上叠型。  相似文献   
5.
荣传新  程桦 《岩土力学》2006,27(2):193-198
通过实验和有限元计算,对在均匀荷载作用下新型冻结井高强钢筋混凝土弧形板井壁的变形特性、混凝土和钢筋应力的分布规律、极限承载力及其压碎区的位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弧形构件的径向变形较小,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可缩接头材料使该井壁结构起到“先柔后刚”的作用;弧形构件的内排钢筋总是比外排钢筋先屈服,并且钢筋发生屈服时对应荷载值一般为该构件极限承载力的60 %左右;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随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10 MPa,其极限承载力提高1.26 MPa;弧形构件的压碎区位于其端部附近,因此,在设计该种井壁结构时弧形构件的两端应该加强,可在弧形构件的两端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袖阀管注浆是建筑地基加固工程中常用的手段。但是,传统的袖阀管设备存在密封圈和袖阀管内壁之间贴合不密实而易导致注浆压力偏小的缺点。本文对传统袖阀管设备进行改进,并依托济南市某黄河冲积层地区建筑地基加固工程,进行改进型袖阀管的注浆效果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改进型袖阀管在济南黄河冲积层地区建筑地基加固中应用效果良好。与传统型袖阀管相比,改进型袖阀管的最大注浆压力提高了1.3倍,注浆时间节省了22%。采用改进型袖阀管后,浆液骤降和孔口返浆几率大大降低,密封圈与袖阀管管壁跑浆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7.
程盼  邹金锋  李亮  罗伟  赵炼恒  赵娟 《地球科学》2013,38(3):649-654
河流堤坝多位于深厚冲积层上, 而冲积层含砂石量大等特点对堤坝防渗、稳定性是不利的, 对堤坝进行注浆加固是必要的, 而研究浆液在冲积层中的分布扩散规律是首要任务.基于传统注浆理论, 通过现场注浆模型试验, 得出浆液在冲积层中的分布扩散规律、浆液劈裂机理、土的加固特性以及注浆加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浆液在冲积层中一般先沿土石分界面进行充填、劈裂, 并以水平向劈裂为主.在注浆过程中宜采用多次重复注浆方式以达到提高加固效果的目的.对冲积层中堤坝注浆加固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君  王金安  王磊 《岩土力学》2014,35(10):2958-2968
位于采煤影响区的高压线、输气输油管道、河道等设施对地表动态移动极为敏感。以甘肃某煤矿在金沙河下开采为背景,通过现场地表移动监测,获得薄冲积层条件下综放开采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规律。研究表明:薄冲积层下综放开采地表具有下沉移动起始期很短、活跃期较长等特点。地表移动活跃期位于工作面前方110 m至工作面后方400 m范围内,历时185 d,期间地表点下沉量可达到该点总下沉量的90.7%;地表移动剧烈期在工作面后方50 m至150 m范围内,但剧烈扰动时间相对较短,历时约60 d。基于测点下沉曲线为S型分布、下沉速度曲线类似为正态分布特点,建立了考虑开采时间和工作面推进速度因素的地表下沉及下沉速度动态模型,并追踪刻画出地表测点往复式下沉与水平运动的轨迹。薄冲积层下开采,地表裂缝更易平行于工作面走向方向发育,并且随工作面的推进,地表裂缝具有前移和密集区向工作面外侧小范围扩大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9.
香港更新世冲积层的坡洪积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权伟 《广东地质》1998,13(1):71-78
香港的的更新统主要为分布于河成阶地的总和层和坡积、洪积层。冲积层上部为晚理新世山下村组,由粉质砂层夹灰黑色有机质淤泥组成;下部为中更新世黄岗山组,由斑纹状红黄色粉质砂层夹砾石组成;光释光年龄距今126100±10000至157500±36300a。坡积、洪积层由斑纹状粘土质粉砂夹全风化至高风化的中细砾石组成,所含少量巨砾的风化外壳厚达30 ̄100mm;光释光测年为距今196100±12600a,证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作者利用回归正交分析法,对PHP-CaCl2-KHm泥浆的配比与性能进行了研究。优化后的泥浆成功地应用于河南平顶山八矿矿井一带的第四系钻进,避免了下套管护壁这一烦锁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钻孔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