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1篇
  免费   1026篇
  国内免费   1468篇
测绘学   390篇
大气科学   596篇
地球物理   791篇
地质学   4277篇
海洋学   546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54篇
自然地理   42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北秦岭侵入岩带中的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晋宁旋回的中晚期阶段。主要岩石类型包括辉石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这些岩石主要形成于B型俯冲和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中,而钾长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的伸展阶段。据此,该侵入岩带揭示了北秦岭褶皱带在晋宁旋回中晚期阶段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献[1][2]认为M-PN空间是局部凸的。通过定理说明这个结论对t-模T(a,b)≥min(a,b)时成立。又通过反例表明,当t-模型T(a,b)=max(a b-1,0)时无论邻域Nθ(ε,λ)概率有界还是概率半有界结论均不成立。还讨论了Takahashi凸性并对S-凸和K-凸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5.
在序线性拓扑空间里研究了含有集约束向量极值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并建立了充分性和必要性条件.  相似文献   
6.
7.
西秦岭海西—印支期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及主要构造型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
商丹断裂带是北秦岭加里东造山带与中秦岭海西造山带的分界断裂,由韧性剪切应变带、逆冲推覆构造带、地堑断陷带及其所夹持的岩块、岩片、构造岩、褶曲等多种地质体组合成复杂的断裂带。其演化历史至少经历晋宁期俯冲、加里东期碰撞、海西—印支期陆内俯冲、燕山期滑脱推覆和喜山期地堑断陷的复杂演化过程而形成今日所见的复杂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9.
很多含硫化物脉状金银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大致分为3个阶段,从早到晚分别以形成黄铁矿-石英组合、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网脉为标志.所谓中阶段δD亏损,是指在成矿流体δ18O逐渐降低(或升高)时,中阶段δD同时低于早阶段和晚阶段的δD.列举了一些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例证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根据中阶段伴随大量硫化物沉淀的事实,认为硫化物沉淀时流体中H2S或HS-的H 被金属离子置换出来,H 加入到流体系统后导致了流体的中阶段δD亏损.对不同温度H2O-H2S体系1000In ot值的概算显示,在200-650℃温度范围,H2S或HS-的δD低于H2O的δD约211‰~478%‰,H2S或HS-中H 的少量释放即可导致流体水δD的显著降低.因此建议,成矿流体从早到晚δ18O逐渐降低,中阶段δD亏损的规律,可以作为含硫化物脉状矿床氢氧同位素演化的概念性模型.  相似文献   
10.
河南鲁山地区原划归太古宇太华群中解体出中—新太古代变形侵入体,由魏庄片麻岩和榆树庄片麻岩组成,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局部为麻粒岩相。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铝质片麻岩特征,原岩为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TTG岩系),从而为该地区发育中—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带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