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9篇
  免费   1806篇
  国内免费   2283篇
测绘学   290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411篇
地质学   11816篇
海洋学   42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477篇
自然地理   56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765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884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77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83篇
  1996年   361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363篇
  1993年   283篇
  1992年   326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311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climatic changes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espectial-lyin the aspect of calamities,are made on the history documents of past 1500 years about Haiˊan region,Jiangsu Province.There existed two obvious flooding-drought frequently-occurring periods:one was from 1550 AD to 1850 AD and another was 100 AD to 1200AD.The period of 1550 AD to1850 AD is interrupted by two relatively arid and cold climatic periods:one was from 1630 AD to 1700 AD and another was 1750 AD to 1820 AD.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calamity periods is that they occurred by turns,and sometimes,both drought and flooding occurred in the same year.The instability of the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Little Ice Age may be the main reason of the frequently-occurring flooding and drought in Haiˊan region.Research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frequently-occurring periods of flooding and drought is in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lar activity,and therefore,occurrence of the flooding and drought may be in relation with the intensity of the solar activity.This hypothesis may need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低纬度地区频率域化磁极存在的问题,在频谱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滤波方法即振幅滤波法。该方法能将低纬度地区化极磁场的频谱恢复到垂直磁化磁场的频谱,大大提高了低纬度地区化磁极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南方一些金银矿床和锡—银多金属矿床中的银黝铜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分析对比,结合其光性、物理性质及与其它矿物连生组合特征,探讨了不同矿床(矿田)银黝铜矿的成因标型意义。并指出银黝铜矿可作为广西找银矿的标型矿物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及其编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在中国岩相古地理研究历史简要回顾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就如何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进行了讨论,首先是编图单元的选择,一是以层序内的体系域为成图单元,二是以相关界面为成图单元.具体方法是在对所研究的层位进行精细的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层序对比,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在上述基础上系统编制不同层序内的各体系域或有关界面沉积时的古地理图.以此方法所编制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更具有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在统一地质作用场中的各种地质信息和综合效应;可以揭示出一些新的地质现象,对于覆盖区相带展布及变化具更合理的预测性.进而以中国南方二叠纪为例,在层序划分、对比的基础上,系统编制了一个完整的海平面变化旋回条件下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并描述了其平面展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6.
7.
从桐柏─大别山成矿带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入手,分析与金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的地球物理场及地球化学特征;建立区域金矿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是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实现地质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和多层次相结合,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质工作体系,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的重大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湘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湘西北地区以盛产层控型低温热卤水铅锌矿床著称。矿床赋存于早寒武世晚期至早奥陶世早期分别受台地边缘相、台前斜坡相和局限台地相控制的碳酸盐地层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且具多层性,局部可切层,少数呈脉状。其产出受岩石的原生孔隙和容矿层内构造如虚脱—滑动空间、破碎带及裂隙系统等多因素控制。深大断裂带为主要导矿构造。容矿层不是矿源层,铅锌矿不存在同生沉积特征或痕迹。铅同位素年龄晚于赋矿地层年龄。矿质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建造以下的一大套碎屑岩建造,部分来自深部和造山带。矿床无围岩蚀变则无铅锌矿化,矿化富集强度与多类型围岩蚀变强度及层内构造空间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划分出的4个找矿远景区内,许多低工作程度区和找矿空白区里仍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可望找到新的矿床。  相似文献   
10.
上扬子地台震旦系铅锌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上扬子地台含铅锌矿地层主要为震旦系。震旦系在上扬子地台主要发育上统灯影组,次有下统陡山沱组。将上扬子地台震旦系铅锌矿床成因划分为一级为叠生矿床,二级为层控矿床,三级为热水沉积改造矿床和热水沉积再造矿床四级类型,该类型按铅锌比例进一步划分为富铅型、富锌型、铅锌共生型。研究区内最重要的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南郑马元、会东大梁子铅锌矿为代表的富锌型。陕西南郑、紫阳—镇坪地区,湖北武当、神农架、黄陵地区,以及地台西缘的安宁河、甘洛—小江、峨边—寻甸等地区的震旦系是寻找铅锌矿的最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