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201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西藏吉定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根文  刘睿  夏斌  邓腾 《岩石学报》2015,31(9):2495-2507
吉定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中段,是该带保存较好的蛇绿岩之一,通过对该岩体的研究及与附近蛇绿岩剖面的对比有助于恢复早白垩世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演化过程。吉定蛇绿岩包括玄武岩、辉绿岩、堆晶岩及地幔橄榄岩四个岩石单元。壳层岩石岩浆结晶顺序为:橄榄石→单斜辉石→斜长石,代表湿岩浆系统分异。吉定蛇绿岩壳层熔岩(玄武岩和辉绿岩)Ti O2含量为0.87%~1.45%,平均1.1%,与印度洋N-MORB玻璃(1.19%)相似。REE配分模式具有明显的LREE亏损特征,稀土配分模式与典型的大洋中脊玄武岩相似。但其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表现为富集LILE,而亏损HFSE,并具有较高LILE/HFSE比值特征,与俯冲带上的(SSZ)蛇绿岩相似。蛇绿岩熔岩在岩石地球化学上表现出既亲MORB,又具部分IAB的特征。结合区域上大竹卡、得几等蛇绿岩岩石及地球化学资料对比分析,提出吉定蛇绿岩形成于在洋内俯冲带上发育起来的弧后盆地,并提出日喀则地区早白垩世洋壳演化的解释模式:雅鲁藏布江中段蛇绿岩至少包含三种组分特征的蛇绿岩体,其代表性剖面分别是吉定,得村和大竹卡,分别形成于近俯冲带的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和弧后盆地,这些洋壳共同组成早白垩世时期的与特提斯洋俯冲带斜交的一条分段发育的洋中脊。  相似文献   
2.
西藏吉定蛇绿岩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地幔过程的制约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吉定蛇绿岩地幔橄榄岩PGE总量略高于原始地幔,但其玄武岩比大洋中脊玄 武岩中的PGE含量高,且Pd/Ir比值明显偏低.堆晶岩、岩墙群和玄武岩具明显 Pt负异 常和 Rh正异常,形成特殊的“N”型 PGE模式,地幔橄榄岩与壳层岩石具有相似的分布 模式.提出吉定蛇绿岩PGE分布与本区地幔较高程度部分熔融有关,岩浆结晶分异作 用使PGE分异,导致堆晶岩中PGE含量向上变低.吉定蛇绿岩中Au高是由于后期交 代蚀变的结果; Pt-Pd分异说明两者分别受合金相和硫化物相控制;Rh正异常可能与熔 体中较高的fo_2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