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乙酰基偶氮氯磷与铋在0.16mol/L HClO4介质中形成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85nm,Bi在0-2μg/m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ε为5.0×10^4mol/L,络合比为1:2。已用于镍基及铜合金中微量Bi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在pH48的邻苯二甲酸氢钾_NaOH缓冲介质中,Cu(Ⅱ)与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形成1∶2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3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26×104L·mol-1·cm-1,Cu(Ⅱ)的质量浓度在0~2mg/L时符合比尔定律。应用该法测定了桃叶及牛肝标样中的铜含量,测定值与标准值一致。结合活性炭分离,建立了铜的形态分析流程,并测定了茶汤中铜的各种主要形态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3.
张淑云  何平 《岩矿测试》1997,16(4):313-315
在030mol/LHAc介质中,Pb(Ⅱ)与7_碘_8_羟基喹啉_5_磺酸(试铁灵,Feron)的络合物于-054V(vs.SCE)产生一尖锐的极谱波,加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显著增敏,可使极谱波增高约4倍。峰电流与Pb(Ⅱ)浓度在96×10-9~48×10-6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8×10-9mol/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表明,络合物组成比为nPb(Ⅱ)∶nFeron=1∶1,极谱波为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Pb(Ⅱ)还原产生,电子转移数为2。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拟定的方法用于矿样分析,结果与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4.
以8-氨基喹啉为母体,合成了新试剂5-(4-羧基苯偶氮)-8-(对甲苯磺酰氨基)-喹啉(CPTSQ),研究了它与Au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于pH10~13的NaOH介质中,CPTSQ与Au形成2:1紫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10nm,摩尔吸光系数1.0×l05L·mol-1·cm-1,Au含量在0~1.2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已用于金矿石样品中Au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的荧光试剂-水杨醛缩-5-(8-喹啉偶氮)-8氨基喹啉。在中性至弱碱性介质中,Cu^2+与试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使试剂荧光熄灭。测得配合物中Cu^2+与试剂的组成比为1:2并推测了它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2-[2-(6-氯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Cl-BTAEB)与Ni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5~7.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试剂与Ni2+形成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组成为n(Ni2+)∶n(6-Cl-BTAEB)=1∶2,最大吸收波长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9×105L·mol-1·cm-1,Ni2+浓度在0~400μg/L内符合比尔定律。用铝合金和合金钢中的微量镍验证该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与推荐值相符,6次测定的RSD<2%。  相似文献   
7.
6-硝基-2-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pH10~12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6-硝基-2-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发生显色反应,生成2∶1的深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3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42×105L·mol-1·cm-1。Cu2+的浓度在0~400μg/L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铝合金及铜矿石样品中的微量铜,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结果相符,6次测定的RSD<3%。  相似文献   
8.
余协瑜  贾云  邱会东 《岩矿测试》2004,23(3):191-193
在稀H2SO4介质中,乳化剂OP存在下,Ti(Ⅳ)与偶氮氯膦-mK发生显色反应,可用波峰(672nm)波谷(550nm)双波长吸光度叠加的方法测定Ti(Ⅳ)。显色反应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7×104L·mol-1·cm-1,灵敏度较单波长测定提高1.1倍。0~1200μg/LTi(Ⅳ)符合比尔定律。测定了硅石、焦宝石等试样中的钛,结果与标准值符合,6次测定的RSD<5%。  相似文献   
9.
镍与铬天青S.喹啉,CTMAB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道沛  李海萍 《岩矿测试》1989,8(3):185-188
在pH10—11介质中,镍与铬天青S、喹啉和CTMAB反应,形成绿色的四元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4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48×10~5L·mol~(-1)·cm~(-1),其组成比为:Ni(Ⅱ):CAS:喹啉:CTMAB=1:2:2:4。Ni量在0—10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影响。方法用于矿物岩石中痕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玲 《岩矿测试》1995,14(3):166-168
研究了在稀H2SO4介质中,痕量Au(Ⅲ)催化KBr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