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四姑娘山地区的旅游景观主要由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形成,但同时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形成了异化沙棘、松茸、红石等导向性景观。作者在本文中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土壤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这些景观均与特殊土壤元素背景有关,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另类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2.
四姑娘山景区风光旖旎,旅游开发已取得很大成效。从景区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出发,分析并推出景区内可再开发利用的旅游产品,提高景区景观资源的品位和影响力,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利用区域地球化学和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四姑娘山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背景,讨论了该区异型沙棘和鱼类有选择生存两种特异生态环境现象产生了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4.
曹俊 《四川地质学报》2004,24(4):237-240
四姑娘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主峰海拔6250m,是四川省第二高峰。区内山势陡峭,地貌差异明显。海拔3800m以下,发育流水侵蚀、堆积地貌;海拔3800m以上广泛发育第四纪冰蚀地貌和古冰川堆积地貌。现代冰川海拔大约在5500m左右,受局部地形、供雪量影响,最低处可达4600m左右。  相似文献   
5.
四姑娘山位于龙门山与邛崃山的接合部位,是青藏高原东南缘邛崃山脉的主峰,其主体由侏罗纪淡色花岗岩构成.本文应用锆石激光探针U-Pb、单矿物(角闪石、黑云母)K-Ar同位素测年、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等手段,对四姑娘山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利用磷灰石径迹年龄-地形高差法和径迹年龄外推法定量探讨了四姑娘山的隆升幅度和速率.  相似文献   
6.
松潘-甘孜地体中的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至燕山初期,其主体是扬子地块沿龙门山构造带向松潘-甘孜地体内楔入导致松潘-甘孜地体中下地壳低速层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虽然在松潘-甘孜地体中多数岩体长轴走向和矿物定向均呈北西向,但过去区调中划分的北西向的金川-理县构造岩浆带不能代表这种楔入作用的产物,而应重新划分为北东向的道孚-金川-小金-黑水构造岩浆带,四姑娘山岩体是这个北东向构造岩浆带中的典型岩体.四姑娘山花岗岩属高Ba-Sr的钙碱性岩石,具有碰撞花岗岩的特征和岛弧花岗岩的某些特征,而非A型花岗岩;其岩浆成分以中下地壳为主并有幔源特质的加入,其锆石普遍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通过对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的23粒锆石激光探针U-Pb定年,确定其岩浆结晶年龄为燕山早期(191±1)Ma.此年龄对解决龙门山断裂带形成的初始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险峻西川     
梁涛 《中国测绘》2014,(5):46-49
青城之幽,峨眉之秀早已闻名遐迩,乐山大佛临江而坐,岿然不动的大美也是千古不朽,四姑娘山之俊美与贡嘎山之险峻也是无需过多着墨,便已深入魂灵。 青城山——自然天成,幽中问道 名山多偏远,而青城山却毗邻都市,不费跋涉之苦,便享清幽之乐、道山之妙,自然是都市劳顿之后的闲暇去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