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438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9年   1篇
  1938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刁承泰 《地理研究》1991,10(1):95-102
本文分析了城市地貌环境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认为地貌过程不仅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理,而且是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和发展的重要控制因素。以四川省几个城市为例,分析了山地城市、丘陵城市和平原城市道路系统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情况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地震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初步调查统计,四川、甘肃和陕西等省地震区84个县(市、区)发现重大地质灾害点8439处,威胁1093667人的生命安全。地震区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其次是甘肃省,陕西省相对较少。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其次为中型、大型,巨型较少。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震源深度14km。强烈的地震波撼动了半个亚洲,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上海、广州,乃至泰国曼谷、越南河内都感到了震动。主震发生后,余震连续不断,截至2008年6月10日12时,共发生余震11380次,其中6.0~6.4级的5次,5.0~59级的27次,4.0~4.9级的174次(封面图)。主震的强烈震动和连续不断的余震,导致山崩地裂、桥梁折断、房屋大量倒塌。  相似文献   
4.
拉昂错蛇绿岩位于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缝合带(YZSZ)的西段,由地幔橄榄岩和侵入其中的基性岩墙组成.拉昂错地幔橄榄岩普遍发育碎斑结构及熔体注入和交代结构,尖晶石的Cr#值具有较广泛的变化(0.32~0.70),大多数样品富集LREE并伴随HFSE的明显增加,少数亏损LREE,前者部分熔融程度为15%~23%,后者为10%左右,这表明它们并不是地幔单阶段部分熔融的残余物,而是MORB型亏损橄榄岩在俯冲过程中再度部分熔融后熔体与残余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熔体不同程度的混合与交代,形成了各种再饱满程度不同的橄榄岩.对拉昂错地幔橄榄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为探讨YZSZ蛇绿岩带所代表的特提斯洋盆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SSTs) in the sou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have been reconstructed for the past 160 ka using the Uk37 paleothermometer from the core MD01-2392.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glacial times (MISs 6 and 2) and interglacial times (MISs 5.5 and 1) are 2.2~2.5 ℃. Younger Dryas event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was documented in both th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δ18O and SST records. After MIS 5.5, SSTs displayed a progressive cooling from 28.6 to 24.5 ℃, culminating at the LGM. During this gradual cooling period, warm events such as MISs 5.3, 5.1 and 3 were also clearly documented. By comparison of SST between the study core and Core 17954, a pattern of low or no meridional SST gradients during the interglacial periods and high meridional SST gradients during the glacial periods was exhibited. This pattern indicates the much stronger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t the glacial than at the interglacial periods. Spectral analysis gives two prominent cycles: 41 and 23 ka, with the former more pronounced, suggesting that SSTs in the southern SCS varied in concert with high-latitude processes through the connection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相似文献   
6.
邦蒂海沟是新西兰陆缘东部的一个晚白垩世夭折裂谷,于南太平洋现代海底扩张初期形成.该海沟向西与新西兰南岛陆壳、向北与查塔姆海岭、向南与坎贝尔海台相邻.同周围的大陆腹地一样,海沟内的沉积物为白垩纪裂谷充填物.其后为下蚀的白垩纪末期至早第三纪海相沉积和早第三纪至晚第三纪深海生物相沉积。  相似文献   
7.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的强烈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给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给灾区甚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伉 《地图》2008,(3):108-109
菲律宾位于南海东侧,是东南亚第二个“群岛之国”,全国由71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地理上与我国隔海相望,毗邻而居。它最北的岛屿距中国台湾省只有100多公里,而西南部的巴拉望岛,同中国的南沙群岛相距就更近了。因此,“邻里”关系早已建立。中国古籍中所说的麻逸、流新和吕宋等,都是指的这个国家。至于涉及它的某城、某岛、某地的地名就更多了,多到可以编一本不大不小的书。  相似文献   
9.
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四川省国土资源部门根据部、省百日行动工作要求,迅速动员部署,结合专项行动及卫片执法检查等工作,对2005年1月以来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逐项登记填表,查清底数。全省共清理出三项非法用地986件、面积11.39万亩,涉及项目1088个。各地对摸排出来的案件线索进行了认真分析,制定了案件查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6日娃娃沟流域暴发的大规模泥石流,给下游3个电站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是大渡河流域一次典型的灾害性泥石流。分析得出,娃娃沟泥石流重度高、搬运能力强,泥石流固体物质砂、石混杂,粗大砾石含量高;暴发频率低、规模大,流速及峰值流量分别高达10.78m/s及798.5m^3/s;在汇口处,泥石流堆积物堵塞河道是引起下游电站受灾的重要原因,高重度、粗颗粒、大流量的组合是此次泥石流堵江的重要原因。堵河判别计算结果显示在发生百年一遇泥石流时,该断面均有发生堵河的可能。娃娃沟泥石流表明:①在大渡河支流的泥石流沟周边的中小电站极有可能在泥石流暴发时受到破坏。因此,电站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周边泥石流沟的防灾减灾工作;②虽然娃娃沟流域植被良好,但仍然发生了大规模泥石流。表明植被不能完全避免泥石流的发生,对于此类泥石流沟不能疏忽大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