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11篇
  免费   6554篇
  国内免费   9389篇
测绘学   2787篇
大气科学   6104篇
地球物理   4731篇
地质学   28527篇
海洋学   3835篇
天文学   137篇
综合类   3038篇
自然地理   3495篇
  2024年   370篇
  2023年   1447篇
  2022年   1853篇
  2021年   1829篇
  2020年   1408篇
  2019年   1890篇
  2018年   1360篇
  2017年   1320篇
  2016年   1442篇
  2015年   1756篇
  2014年   2615篇
  2013年   2145篇
  2012年   2425篇
  2011年   2479篇
  2010年   2266篇
  2009年   2339篇
  2008年   2329篇
  2007年   1951篇
  2006年   1910篇
  2005年   1781篇
  2004年   1571篇
  2003年   1535篇
  2002年   1324篇
  2001年   1308篇
  2000年   1204篇
  1999年   1113篇
  1998年   1010篇
  1997年   1037篇
  1996年   868篇
  1995年   872篇
  1994年   754篇
  1993年   633篇
  1992年   607篇
  1991年   523篇
  1990年   499篇
  1989年   344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10篇
  196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3.
4.
5.
6.
7.
A wide-field time-series CCD photometric survey of variable stars in the field of the open cluster NGC 2168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BATC Schmidt telescope. In total 13 new variable stars are discovered with three W UMa systems, one EA type and two EB type eclipsing binaries (one of them could be a W UMa system), and seven pulsating stars including three candidates of δScuti stars.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广西伴生银矿床的类型,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该区除独立的银矿床外,伴生银矿床可划分为8种成因类型。与铅、锌锡有关的伴生银矿床的银金属储量占伴生银总量的89.55%全区大多数生产矿山伴生争回收率低,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有色金属矿床中伴生银资源和增加白银储量,应加强生产矿山物质成分,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开展独立银矿床的预测和勘查,提高矿石中伴生银的回收率和矿山地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南方一些金银矿床和锡—银多金属矿床中的银黝铜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分析对比,结合其光性、物理性质及与其它矿物连生组合特征,探讨了不同矿床(矿田)银黝铜矿的成因标型意义。并指出银黝铜矿可作为广西找银矿的标型矿物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莱州湾南岸潍河下游地区咸水入侵灾害成因及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较严重地潍河下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现代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沉积相对咸水入侵产生及空间范围特征的环境机理。晚更新世以来的三次海平面升降变化造成了潍河下游地区海陆沉积环境交替,形成了巨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海进时期,大面积的滨海平原被淹没,在近海平原洼地滞留的海水经过蒸发、浓缩变为卤水,成为咸水入侵的物源;海退后陆源碎屑在滨海地区沉积形成了巨厚的古河道砂层。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对地下淡水的过度开采,淡咸水水头压力差减小.卤水通过古河道砂层快速南侵。通过对潍河下游地区100余个地质钻孔水化学连续监测资料分析,阐明了咸水入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咸水入侵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