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8月3日"苏拉"台风刚走,8月5日"海葵"台风又拉响警报,根据气象部门紧急预报:"海葵"强台风将于7日夜间到8日上午在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登陆,并正面袭击宁县沿海地区。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管部门——宁县国土资源局又将面临一次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10,(14):61-62
近日,国内四川、江西、浙江等地相继出现“天坑”,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同样不平静,南美危地马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米的大“天坑”。如此密集出现的“天坑”现象,不免让人联想起此前上映的美国灾难片《2012》中的一些场景,一时间各大网站论坛上,都有不少网民热议“地陷”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3.
吴文利  WU Wen-li 《云南地质》2011,30(2):167-170,150
不良工程地质组合导致房屋地基开裂或滑移,墙体承重失衡导致房屋结构性破裂。煤矿开采直接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影响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及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4.
5.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江苏、广东、江西、浙江、广西、四川等地相继出现地表局部塌陷形成坑洞的情况,有网友戏称为“天坑”。而地球的另一端似乎也不平静,南美洲危地马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米的巨大“天坑”。  相似文献   
6.
李涛  张子真  宗露丹 《岩土力学》2015,36(7):1995-2002
地下空洞引起的土质地层地陷是地质灾害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地陷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地陷成因和实例分析,首先确认了软土和粗粒土地层的地陷破坏模式。然后对软土地层圆柱形地陷,采用土体塑性极限平衡理论导出了计算地陷安全系数的公式,并据此分析了影响地陷的相关因素。对粗粒土地层地陷的圆形塌陷漏斗,基于散体流动理论提出了粗粒土流失判据,推导了地陷安全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分析粗粒土地层地陷形成规律,提出了基于土层厚度和地陷漏斗最大沉降的地陷预测与评估方法。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软土和粗粒土地层地陷时的地层变形规律,对所提地陷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说明。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认识土质地层地陷的形成机制和地陷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陷危机     
李金贵 《地球》2011,(2):56-61
用“飞来横祸”四个字,来形容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周田镇新圩村的遭遇,是毫不为过的。2010年12月23日,在这里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地质沉降灾害。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西昌三次地震救助措施及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西昌地区1489年、1536年和1850年地震灾害,分别对每次地震救助措施进行了研究整理、归纳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社会的几种有关地震传说进行了研究考证和澄清。  相似文献   
9.
张佑一 《地球》2012,(1):142-143
地球是一个看似怪异的生命,她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有机的。她给生活在自己身上的生命提供了水。当这个星球上的生命过度繁殖或者过度发展,地表水不够了,用地下水补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