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50多年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地学理论,是理解固体地球运行的基本范式,但遇到三大难题:板块起源、板内变形和板块驱动力。针对这三大难题,微板块构造理论试图开拓一个全球构造研究的新范式。本文通过与传统板块构造理论中基本原理的逐条对比,阐明了微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及其对传统板块构造理论的拓展。微板块构造范式既不同于传统板块构造范式,又不同于地幔柱范式,是两者的重要补充与拓展。文中着重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适用范围、理论出发点、理论假设与预测的角度,阐明了大板块与微板块的异同,并探讨了两者的转换关系及其转换机制的多样性,介绍了微板块生长成为大板块的4种途径、大〖JP2〗板块破碎为微板块的3种转换模式,探索了前板块构造体制下微地块在非线性地球系统中通过自组织、自生长等方式,进化为板块体制下微板块的自然选择过程。本文还提出陆壳型微地块是密度选择的结果,其密度决定了其保存机制,这是陆壳起源的根本;〖JP〗微地块向微板块的转变是刚性选择的结果,其刚性是初始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微板块不对称俯冲或对流型式的转变是热选择的结果,其热不对称性是现代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姚荔 《地理教学》2013,(13):27-30
正一、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A级。A级是较低层次要求,即本节课内容为一般知识内容,要求学生知晓主要地理事实和基本地理概念。二、教材分析1.文本内容"海陆的变迁"内容涉及的是地壳运动的问题,由沧海桑田、漂移的大陆、六大板块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令人厌恶的海洋垃圾据统计,世界上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多达26亿吨.它们散布在地球各处,但被雨水冲刷或大风吹走之后,会最终悄无声息地流进海洋.如此多的垃圾之所以会在海洋中聚集,在于被环流环绕在中央.就像你顺时针转动手中装有茶水的杯子,随后可以看到茶叶大都聚集到了杯子的中央一样.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都是毁灭性大地震。虽然两者在产生的原因上还是有很多细微的不同点,但究根本,都是板块惹的祸,他们都在全球两大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总能量的95%。不过,在人员和经济损失上,震级小的海地地震却远远超过汶川地震,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在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中,需要因地制宜,从宏观战略方面,立足区域整体,深入分析我国"四大板块"的经济与矿产资源发展形势,剖析资源"瓶颈"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针对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矿产资源发展特点,以社会经济为基础,以矿产资源承载力区划为重要依据,研究提出统筹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保护的战略与政策建议,推进政策、规划、投入、项目、税费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