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6篇
  免费   1829篇
  国内免费   3861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67篇
地质学   11796篇
海洋学   454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579篇
自然地理   332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429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52篇
  1994年   371篇
  1993年   332篇
  1992年   361篇
  1991年   288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1948年   9篇
  1946年   6篇
  194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e hav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hoices of core-envelope transition point on the final merger of contact binaries with two main-sequence components. A binary of 1.00 + 0.90M⊙ with an initial orbital period of 0.35d is examined. The mass fraction of the primary mixed with the matter of the secondary, qmix, determined by the chosen core-envelope transition point, ranges from 0.04 to 1.00 in our analysis. If as qmix< 0.8, none of the  相似文献   
2.
3.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柴达木陆块北缘首次发现古元古代变质镁铁—超镁铁质岩,获得成岩年龄为1952±15Ma,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反映出该地区克拉通在古元古代(19亿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裂解(洋)事件,对于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元古代结晶基底地质构造演化及进一步探讨柴达木盆地的起源及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地质线索。  相似文献   
4.
5.
辽南庄河地区辽河群变形型式独特。由于群内分层剪切作用,岩层构造置换强烈,伸展构造形迹发育,变形特征清楚,属正向韧脆性滑脱构造系统的上盘组成部分。其运动方向由北东而南西,形成时间早于中生代。不同级别的滑脱面构造,由于晚期构造作用影响,在早期韧脆性变形的基础上叠加了脆性变形,形成构造角砾岩带。沿角砾岩带蚀变普遍,金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两侧围岩,个别地段可达工业品位,构成矿体。因而,在辽河群出露区域鉴别同类型构造,沿滑脱面寻找受破碎带控制的蚀变构造岩型金矿,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地壳波浪与镶嵌构造学说对富氏谱分析法提取地壳垂直形变信息的科学性做了地质学意义上的阐释 ,并提出了根据多期形变资料提取特定波段上构造策应力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8.
9.
使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13.7米射电望远镜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对富碳拱星IRC 10216和CIT6的CO J=1-0跃迁(115GHz)进行了观测。在观测谱线的基础上得到了IRC 10216的视向速度和膨胀速度分别为一26.1km s~(-1)和14.8km s~(-1),CIT6的视向速度和膨胀速度分别为0.6km s~(-1)和13.8kms~(-1)。并对望远镜的射束及指向精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马国锋 《福建地质》1991,10(4):281-296
长乐-南澳左行韧性剪切带位于东南沿海,是酉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野外观察及室内分析,并借助透射电镜对变形石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变形石英显微构造参数估算剪切带中的应力差值,由此探讨了形成构造岩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