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声发射技术在岩石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颙 《地球物理学报》1977,20(4):312-322
随着地震预报研究的开展,岩石力学与地震预报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声发射技术是岩石力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工具之一。本文对声发射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评述了它在岩石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用声发射技术研究地震序列和破裂机制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目前工程地质采样和试验方法上的局限性,如何全面正确评价煤系岩层的力学性质和强度是煤田工程地质勘探中的一个长期未能满意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在东北及内蒙北部地区煤田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取得非常丰富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测井资料来解释岩石强度,即从物性和强度以及不同强度参数间的定性关系和实际相关关系出发进行探讨。为全面、系统评价煤系岩层的强度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就地应力条件下岩石静动态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岩石力学性质参数可以通过模拟地层应力条件下的室内岩石力学实验得到,但它只能代表一些离散点,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的大多数情况下,石油工程师采用连续的测井曲线计算岩石力学参数,然而由于加载频率的不同,计算值与室内准静态条件下测得的参数值有一定的差异,只有校核后的测井曲线才能用于工程应用中。为了从室内实验结果中得到校核后的连续的测井曲线,对模拟就地应力条件下静动态岩石力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地质力学学报》2019,25(1):I0001-I0002
矿田是地壳上的某一成矿显著地段,包含着在地质构造、物质成分和成因上具有成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矿床和矿点。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及其组合和叠加、改造关系的总和,它既包括构造形迹和岩石的组构特征,又包括构造对成矿地球化学、物理化学过程的影响机制和发展历史。地质力学用力学的观点来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进而涉及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系统论的思想,在研究和生产实际中提出了“构造体系”、“构造成生联系”等观点;并从结构面力学性质、构造形迹的序次和等级、构造体系的存在和范围、岩石力学性质和模拟实验研究等角度,来探讨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在诸多矿产资源研究勘查方法当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连接中国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重要的交通运输干线工程,该通道的建成对于推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而通道区域的围岩条件及岩石的力学性质对于该工程施工方案的优选十分重要。通过区域地质调查、海域地层钻探和地层剖面实测以及岩石力学性质分析表明:通道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第四系、新近系与上元古界;其中第四系厚10~120 m,主要是一些松散的沉积物,没有隔水层,稳定性差;新近系不发育,仅在局部地区零星分布,主要由大孔隙的玄武岩构成,其抗压强度等岩石力学性质指标偏低,且低于正常值;而上元古界则由石英岩与石英岩互层的板岩和千枚岩构成,石英岩稳定、坚硬,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大,板岩和千枚岩属于软质岩石,遇水易软化。因此,在已有的"全隧道"和"南桥北隧"两种方案基础上,建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北隧"段采用深埋隧道法,即该隧道不仅应穿越上部的第四系和新近系,还要穿越上元古界与石英岩互层的的板岩和千枚岩,而设置于石英岩中。根据通常采用的利用围岩确定隧道最小埋深的挪威法,建议北段隧道的最小埋深应在65 m左右。另外,由于石英岩比较坚硬,因此,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宜采用钻爆法和TBM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6.
岩石力学性质及可钻性分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修宪民  杨弘 《云南地质》2001,20(3):323-330
岩石力学性质和可钻性是分析和评价岩石抵抗破碎和钻进的基本性质,也是合理选择碎岩工具和工艺的基础。因此,对岩石力学性质和可钻性的深入研究,采用能够反映某种碎岩方式实质的综合力学性质指标评定岩石可钻性,应用数理统计学原理,依据岩石力学性质和可钻性指标,建立表示岩石可钻性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进行岩石可钻性分级,可及满足岩土工程施工生产的急需。  相似文献   
7.
岩石软化温度及其在地球深部岩石力学性质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的角度阐述了岩石软化的现象,提出岩石软化温度的概念和定义以及测量方法.根据对大量经过高温变形试件的显微结构观察,从岩石中各矿物组分对不同温度下的变形反应和机制出发,认为岩石软化现象的本质是岩石中的各矿物组分在高温下逐步由脆性变形向韧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转化过程中在岩石力学性质上的综合反映.提出岩石中矿物变形序次及不同组分矿物在岩石中的结构位置和含量是决定岩石软化温度的主要因素.由此进一步讨论了岩石中矿物的变形序次对地壳内岩石脆-韧性变形转化条件的影响及其在地球深部岩石力学性质和地震孕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层岩石力学性质的试验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美国MTS公司生产的三轴岩石力学试验机进行岩石强度特性和变形特性试验。岩样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岩石内弱面和充填物的影响,岩性相同的岩石变形特点并不相同,而不同岩性的岩石却有相似的应力/应变曲线。由于岩石非线性、赋存条件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应根据研究范围对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高围压条件下岩石力学性质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往的研究表明,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力学性质与地面所看到的有很大差别。深部岩石力学与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有关。本文介绍几个典型实验实例,叙述了的岩石样品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力学性质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淮北闸河矿区5、6煤顶底板岩性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量钻孔资料和矿井生产资料,对研究区二叠系5、6煤顶底板的岩性分布和岩石力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5煤顶底板以泥岩分布最广,6煤顶底板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均有较大分布。砂岩稳定性较好,粉砂岩次之,泥岩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