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438篇
大气科学   167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206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421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部委和省、市在推进企业投资领域“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划用地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企业投资项目许可承诺制等,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审批手续多、办事难、耗时长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新起点上持续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需要增强问题的导向性。企业用地规划审批是企业拿地到竣工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提升企业用地规划审批质量和效率对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土地的行风建设与“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日主题是相辅相成的,两有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体现在于。  相似文献   
3.
省级重点工程济东高速公路(河南省济源市—山东省东明县)横贯修武县5个乡镇28个行政村,长达26.01公里,占地2520亩。该工程在建设中需使用大量土方,作为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做到既保障工程建设的需要叉保护耕地呢?修武县国土资源局采取了四项措施、不仅保障了工程用土,而且做到了变取土吃田毁地的“害”为将劣地改造为好田的“利”,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报讯 近日,省宝玉石协会第二届会议第一次理事会在哈尔滨市召开。来自全省100多家宝玉石行业的代表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5.
资源篇。1、河南省宝玉石矿产资源的现状。我省宝玉石资源十分丰富,复杂的地质背景,为各种成因类型的宝玉石资源提供了良好地质成矿条件。据统计,目前我国共发现宝玉石资源210种,其中宝石51种,玉石121种,有机宝石12种,砚石26种。我省已发现宝玉石资源大约有40种。其中,宝石10种:绿松石、虎睛石、红柱石、刚玉、电气石、绿柱石、石榴子石、黄玉、水晶、磷灰石;  相似文献   
6.
7.
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88号),切实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促进全省地质勘查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现提出加强全省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8.
近日,省委党风巡视组对省国土资源厅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反馈了意见,并给予充分肯定。受省委的派遣,2003年11月19日至23日,省委党风巡视组第11组通过听取主要领导述职报告、对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测评、查阅有关文件、召开座谈会、深入调查走访等形式,对省国土资源厅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巡视检查。  相似文献   
9.
在地勘行业,钻探预算定额模式大多是采用按不同孔深不同孔段以一个综合递减系数来制定。此种方法,固然有其理论依据及合理性。然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大量的钻探勘探统计资料发现:台月效率的高低是与一定的孔深有关系,并随着钻孔的加深而下降,但并非呈直线匀速下降;孔  相似文献   
10.
地勘工作是国民经济的排头兵,在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的今天,地勘工作在青海这个资源大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纵观青海地勘行业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人才资源的状况令人堪忧:总量不足,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队伍不平衡,分布不合理,高级人才数量偏少,年龄偏大,人才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人才发挥作用及创新、创业的空间和环境不宽松,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进出的逆差较为明显等等。可以说,在国家对地勘队伍管理体制进行重大调整后的今天,在青海地勘单位积极推进企业化进程、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青海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