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公路线的磨子沟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弯道超高法推算其泥石流流速。进而可以计算出该次泥石流的平均流量,为公路的改建工程提供设计依据。经过实地调查,用此方法计算磨子沟2005年8月17日暴发的泥石流流速为4.4m/s。同其他流速方法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前者值偏大,且偏向于工程安全值。弯道超高法可以解决泥石流观测的局限性和泥石流发生的不可重复性。此方法简便易行,对泥石流防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二次流修正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择适用于复杂连续弯道的二次流修正方法,选取了线性方法中两种典型的计算模式,通过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二维浅水动量方程中增加扩散应力项开发了考虑二次流影响的平面二维水流模型。基于不同复杂度的4个连续弯道试验的水位和流速分布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对比定量评估了传统二维模型和两种二次流修正方法在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Delft3D模型的二次流修正方法自由度较高,适用于不同复杂度的连续弯道水流模拟,而Lien模型二次流修正方法适用于微弯或中弯,应用于中弯时需要慎重选用,不适用于急弯连续弯道模拟。两种方法比较,建议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优选Delft3D模型的二次流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泥石流流速是难以实测和准确推算的重要参数。在分析既有各类弯道超高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各类泥石流的弯道超高计算模式,进而改进基于弯道超高的粘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和泥流的流速计算公式,用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2009年。瓯海国土资源分局紧紧抓住一条主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搞好两项建设(班子建设与队伍建设),突出三个重点(抓好地籍管理、用地审批、执法监察)。处好四种关系(保障民生与严格管理.宏观调控与节约集约,依照程序与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7.
长江江都嘶马段岸崩灾害的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岸稳定性取决于最大崩塌临界机制的驱动力和抵抗力的平衡,二者的平衡又受控于岸边坡形态、岩土组成、水流浪涌特征、植被覆盖等。崩岸是长江嘶马弯道床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嘶马弯道遥感解译图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查清研究区江岸岸线特征及其变迁历程。为了揭示北岸崩塌产生的原因,通过野外踏勘、测量与钻探等技术方法查明该区地质基础条件,并基于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eal Time Kinematic,RTK)的水下测量数据建立典型剖面,分析凸岸和凹岸的水流运动特征及其对边岸的影响。从地质基础和水动力条件2个方面揭示嘶马段江岸坍塌形成机理,即具有上细下粗二元结构的边岸地层是岸崩形成的基础,丁坝回流和弯道螺旋流的掏蚀作用是岸崩形成的重要条件。并基于江岸稳定性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江岸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粘性泥石流弯道超高在流速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泥石流的流速是泥石流运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泥石流工程防治必备的基本参数。前人已提出若干计算模式,计算值的误差因缺少验证的手段无法分析。作者提出的弯道超高现象用于泥石流流速的计算,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以泥石流现象为基础的流速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泥石流速的验证方法。该文应用物体作离心圆周运动的物理学基本原理和方程,推出泥石流弯道运动的速度与弯道曲率半径的关系;同时分析出泥石流弯道超高的本质原因为泥石流凹岸与凸岸的速度差产生的动能差所致,即可建立动能与超高势能的平衡方程。联立方程即可分别求出凹岸和凸岸的泥石流流速,流速由凹岸向凸岸逐渐增加,取其平均值即为泥石流的平均流速。以滇东北蒋家沟一支沟-大凹子沟1994年6月16日的一场泥石流的弯道超高测量分析为例验证,获得初步成功。结合其他参数的测量可计算流量并分析泥石流的加速或减速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加剧弯曲溢洪道的不良振动,对弯道水流的挑流消能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弯曲溢洪道的新型挑流消能工,结合渠底超高法对弯道水流的干扰,使水流在质量力的作用下分流,有效降低和减小了回水的流量范围,增加了挑流水舌的纵向长度。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凹岸边墙半径的弯曲束窄差动式斜切挑坎和弯曲连续斜切挑坎的回流、挑流和分流等特性,根据水流运动特性和流线的几何关系,提出了一种判断该新型挑坎发生回水的半理论半经验方法。研究发现高坎的收缩程度和凹岸边墙半径是影响分流和回水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高坎水流运动特性的分析,拟合流量、凹岸边墙半径与高坎折冲水流出流方向角γ的经验公式,推导了高坎分流临界角度γc的计算表达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可以为弯道水流挑流消能的工程应用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特殊情况下弯道涵位的测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殊情况下弯道涵位的测设郭宗河(青岛建工学院266033)公路和铁路都会有弯道弯道一般由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如果有沟渠穿过弯道,则需要建造涵洞。当设计部门给出了圆曲线半径R,缓和曲线长lS,ZH点或HY点的里程桩号,曲线上某点P处的里程桩号,涵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