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6篇
天文学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8年   1篇
  19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
Ⅰ. LES MATERIAUX ET LA METHODE D'ETUDE. LES TREMBLEMENTS DE TERRE EN CHINE. Le comte de Montessus de Ballore a fait, dans sa geographie seismolo-gique, les plus expresses reserves sur la seismicite de la Chine. Il croit  相似文献   
3.
根据LBQS在Virgo天区的类星体样品和BST的Virgo星系团的星系样品,利用交叉相关函数的方法研究了类星体与星系成协的现象,发现在角间距5'<θ<40'范围内成员星系与类星体有明显的成协性。而对背景星系不存在这种成协现象。本文还讨论了成协与视星等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Ⅰ. LES MATERIAUX ET LA METHODE D'ETUDE. LES TREMBLEMENTS DE TERRE EN CHINE. Le comte de Montessus de Ballore a fait, dans sa geographie seismolo-gique, les plus expresses reserves sur la seismicite de la Chine. Il croit  相似文献   
5.
Some years have elapsed since I began my studies on both fossil andrecent reef-building corals.Intensive as well as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目前样品数最大的Hewitt Burbidge类星体总表与覆盖全天区的Abell星系团表 (即ACO表 )研究了类星体与星系团分布的成协问题 .利用交叉相关函数方法 ,发现在角距离θ >3°范围内类星体与Abell团呈反相关现象 .这种反相关主要是由光学选类星体产生的 ,射电选类星体的分布与Abell团基本无关 ,这一事实支持了星系团中尘埃的吸收效应的解释 .在θ <3°范围反而无明显的反相关性 ,说明类星体与星系团存在着成协的倾向 .进一步分析表明类星体与星系团的相关性与红移无关 ,这不利于引力透镜效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用美国NRAO,GreenBank43m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德令哈13.7m射电望远镜,对新近发现的水616—523脉泽相隔约1年的三次观测结果作了本地静止标准速度时变的研究,在分析实测结果时采用了参量LSR速度延展(Vspd),相继两历元观测的谱征峰值速度极差(DV)和速度位移(DV).结果表明可将分析样本归纳为两类:A类,微弱多数样本的速度时变给出的谱征位移显示脉泽结的替代效应.这种情况是在观测波束内存在若干未分解的脉泽斑引起的,主要受制于共同激发源的简单运动;B类,余下的样本给出较大的速度极差,呈现脉泽结整体的运动,涉及激发源的加速和减速以及抽运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覆盖全天区的HB类星体表和ACO星系团表为样本,对不同类型的Abel星系团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星系团与类星体的成协有不同的特性.两样品的KS检验证实与Abel成协(或反成协)的类星体与全部类星体不是出自同一母体,说明这种成协(或反成协)是真实的,不是由投影效应引起的.进一步的计算得到,D4的Abel团对其周围成协类星体的密度增强因子q=1.089,R2的Abel团对其周围的类星体的吸收星等AB=0.09.  相似文献   
9.
C.S.PIEN 《地质学报》1944,(Z1):51-55
正 With 1 Text-figure. The Gigantopteris coal-bearing formation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western Kueichow. In the Tahopien~1 coal-field of Shuicheng~2, this formation has been observed by different investigators like S. S. Yoh, C. J. Peng and T. P. Chai. An almost complete section of it, from the top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