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51篇
  免费   5640篇
  国内免费   7536篇
测绘学   2091篇
大气科学   6770篇
地球物理   3288篇
地质学   26758篇
海洋学   2677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2700篇
自然地理   2984篇
  2024年   347篇
  2023年   1306篇
  2022年   1605篇
  2021年   1704篇
  2020年   1310篇
  2019年   1680篇
  2018年   1127篇
  2017年   1159篇
  2016年   1284篇
  2015年   1482篇
  2014年   2284篇
  2013年   1872篇
  2012年   2094篇
  2011年   2091篇
  2010年   1879篇
  2009年   1958篇
  2008年   1958篇
  2007年   1628篇
  2006年   1502篇
  2005年   1541篇
  2004年   1258篇
  2003年   1310篇
  2002年   1167篇
  2001年   1276篇
  2000年   1187篇
  1999年   1065篇
  1998年   1013篇
  1997年   1035篇
  1996年   929篇
  1995年   903篇
  1994年   831篇
  1993年   695篇
  1992年   776篇
  1991年   678篇
  1990年   537篇
  1989年   401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8篇
  1946年   10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西八家子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占兴 《辽宁地质》1994,(3):193-225
  相似文献   
2.
3.
4.
5.
海底锰结核是由英国人首先发现的。1873年2月18日,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来到加那利群岛西南约300千米的海面进行海底取样调查。结果从海底捞上来几块像黑煤球的硬块。船上的几位科学家谁都没有见过这种“黑色的卵石块”。后来,这些“黑卵石块”送回英国。经过化验分析,才知道它不是化石,而是含有大量  相似文献   
6.
7.
A wide-field time-series CCD photometric survey of variable stars in the field of the open cluster NGC 2168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BATC Schmidt telescope. In total 13 new variable stars are discovered with three W UMa systems, one EA type and two EB type eclipsing binaries (one of them could be a W UMa system), and seven pulsating stars including three candidates of δScuti stars.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广西伴生银矿床的类型,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该区除独立的银矿床外,伴生银矿床可划分为8种成因类型。与铅、锌锡有关的伴生银矿床的银金属储量占伴生银总量的89.55%全区大多数生产矿山伴生争回收率低,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有色金属矿床中伴生银资源和增加白银储量,应加强生产矿山物质成分,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开展独立银矿床的预测和勘查,提高矿石中伴生银的回收率和矿山地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南方一些金银矿床和锡—银多金属矿床中的银黝铜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分析对比,结合其光性、物理性质及与其它矿物连生组合特征,探讨了不同矿床(矿田)银黝铜矿的成因标型意义。并指出银黝铜矿可作为广西找银矿的标型矿物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莱州湾南岸潍河下游地区咸水入侵灾害成因及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较严重地潍河下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现代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沉积相对咸水入侵产生及空间范围特征的环境机理。晚更新世以来的三次海平面升降变化造成了潍河下游地区海陆沉积环境交替,形成了巨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海进时期,大面积的滨海平原被淹没,在近海平原洼地滞留的海水经过蒸发、浓缩变为卤水,成为咸水入侵的物源;海退后陆源碎屑在滨海地区沉积形成了巨厚的古河道砂层。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对地下淡水的过度开采,淡咸水水头压力差减小.卤水通过古河道砂层快速南侵。通过对潍河下游地区100余个地质钻孔水化学连续监测资料分析,阐明了咸水入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咸水入侵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