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4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会 《探矿工程》2008,35(10):52-54
从混凝土管材的选定、工作坑的设计及施工、顶管顶进中若干关键问题入手,介绍了手掘式顶管施工技术在成都市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G标段管道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海和东海的浮游桡足类 Ⅰ. 哲水蚤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浮游桡足类是浮游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分布广,种类多,而且在数量上远超过其他浮游甲壳类,为许多经济鱼类的饵料基础,因此它对渔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家在发展海洋渔业和海洋生态学的同时,也都十分重视这一类群的调查研究。 关于黄海(包括渤海)和东海的浮游桡足类,过去已有一些零散的报导,但尚缺乏系统的调查。1888-1889年Giesbrecht曾记载过厦门的6种哲水蚤类。到本世纪的三十年代,国外学者又陆续做过一些工作,如1932年Mori发表了我国东海及台湾海峡的8种哲水蚤类。1933年Yamada在黄海南部记载了哲水蚤类5种, 1935年他又在东海及台湾记述了5种。1937年Mori发表了过去历年来的调查结果,对东海及台湾东、西两岸的桡足类有较详尽的报导,在115种中哲水蚤类占78种。1949年Sproston曾记载浙江舟山5种桡足类,其中有哲水蚤类2种。1949-1952年Chiba发表了有关黄、东海的浮游生物生态研究,曾记载哲水蚤类10种。1957年БродскИЙ在哲水蚤区系研究中提到分布于黄海的16种,东海北部的8种。1962-1963年Enomoto 在黄、东海鱼类饵料基础的研究中曾提过3种哲水蚤类。国内学者在解放以后,也作过一些工作:1955年沈嘉瑞描述了江苏奉贤哲水蚤类3种;1956年他与白雪娥记述烟台鲐渔场的桡足类22种,其中哲水蚤占11种;1955年郑重引用过张松踪和方金钏在厦内鉴定的(未发表)27种,其中有哲水蚤类23种。在这海区内,除同物异名外,以往学者总共记载了哲水蚤类103种左右。 本文的研究材料系根据:1951-1963年间在渤海、黄海西部以及辽宁、河北和山东沿岸采得的标本,和1956-1964年在江苏、浙江和福建沿海,以及东经125°以西的东海陆棚区以内所采到的标本。文中共记述了哲水蚤类134种,分隶于21科、47属,其中有8种新种,有39种为黄、东海区的首次记录。还必须提到,我们尚缺乏以往学者记载过的某些深水种(如Racovitzanus antarcticus, Metridia pacifica, Scottocalanus helenae,等)的记录,这些种类分布在东经125°以东的东海深水区,这有待于今后继续补充。本文主要依据Sars(1903)的分类系统,并参考БродскИЙ(1950)在哲水蚤分类上的修订意见而写成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82年4月至1983年5月在大连湾周年生态调查中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大连湾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大连湾共有浮游桡足类22种,其中优势种大网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中网为小拟哲水蚤Parucalanusparv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brevicornis。桡足类总量年高峰,大、中同各有2次,最高峰分别为2月和8月。本文还讨论了几种环境因素对浮游桡足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渤海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是渤海 1997年 6月、1998年 9月和 1999年 4月 3个航次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结果表明 ,3个航次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 :(2 30 0± 12 0 6 ) ind/ (10 cm2 )、(86 9± 5 10 ) ind/(10 cm2 )和 (6 32± 4 0 0 ) ind/ (10 cm2 )。平均生物量分别为 :(15 2 1± 6 34) μg(dwt) / (10 cm2 )、(72 5±35 4 )μg (dwt) / (10 cm2 )和 (5 17± 393)μg (dwt) / (10 cm2 )。共鉴定出 14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 ,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丰度占绝对优势 ,桡足类丰度居第 2位 ,这两个类群总和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 94 .8%~ 97.5 %。在生物量中所占比例列前 4位的类群依次为线虫、多毛类、桡足类、双壳类 ,加起来超过小型底栖生物总生物量的 80 %。小型底栖生物的 74 %分布于 2 cm以浅表层中。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在渤海海峡和渤海中东部较高 ,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与水深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沉积物的中值粒径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藤壶属(Genus Balanus)是甲壳类蔓足亚纲(Subclass Cirripedia)藤壶科(Family Balanidae)中最大的一属,它在有害海洋附着生物中是主要组成成分。许多种附着于船底、水下设施或建筑物上,致使船舰燃料消耗增加,航速减低,降低浮标浮力,缩小管道通路,侵占某些水产养殖对象的有效附着面,污损养殖架筏和绳索,加快水下金属的腐蚀等,对海防、海运交通、工业和渔业常造成一定危害,同人类的关系颇为密切。随着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附着生物防除工作的进展,对于种类的确切鉴定和生物学及生态学资料需要日益增多,只有在搞清种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种的生物学和生态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进行防除工作。 中国近海的藤壶属,国内外仅有一些零星记载,缺乏全面而系统的报告。我们早在五十年代,就注意到我国沿海常见的一些主要附着生物,特别是当时作为“布纹藤壶” Balanus Amphitrite communis Darwin(=B.reticulatus Utinomi)和“克氏藤壶”Balanus Amphitrite krügeri Nilsson-Cantell(=B.uliginosus Utinomi)描记的两个类型,无论在栖息环境、繁殖习性或幼虫形态上都有显著差异,因而怀疑它们不是一个种内的亚种,而应属于不同的种。为了解决上述和类似的问题,给生态和防除研究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基本资料,我们对藤壶亚目的种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是研究报告的第一部分。根据的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采集收藏的标本,共鉴定31种和亚种,分隶于7个亚属,其中有6新种,有9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种名录见190页)。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关于东海陆架区的浮游端足类??亚目( Amphipoda: Hyperiidea),过去了解很少,迄今仅郑重、郑执中等(1965)报道细长脚?? ( Themisto gracilipes )是黄海主要浮游动物之一。陈瑞祥(1978)报道了采自江苏、浙江近岸水域和福建东南近岸水域数种浮游端足类。 Stephensen(1925)曾报道过Amphithyrus bispinosus分布于香港一上海之间水域。入江春彦(1957)报道了日本五岛列岛一香港之间水域数种浮游端足类。 本文根据1976年调查的资料,对东海大陆浮游端足类??亚目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初步报告。通过这次调查,对调查区的浮游端足类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东海浮游端足类的分类与生态工作提供了基本资料。但由于调查时间较短、范围较小,资料仍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南海中部翼足类和异足类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燕玉 《海洋学报》1995,17(6):111-116
记述了南海中部海域翼足类和异足类的数量变化、群落结构特征及垂直分布的状况,并分析了翼足类和异足类的分布与海区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安徽巢县凤凰山剖面和州组上段生物扰动灰岩含丰富的遗迹化石Thalassinoides sp,属于Glossifungites遗迹相,它发育在没有完全石化的间断面上,反映了一种潮间带潮坪的沉积环境。Glossifungites遗迹相的发现,在地层学上证实了巢县以北和州组与黄龙组之间为间断接触,缺失或只存在一部分相当于巢县以南普遍存在的老虎洞组白云岩时代的地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