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河北省昌黎县闫庄铁矿床的磁铁石英岩型铁矿石261件样品进行了光谱反射率测量,并与其铁含量进行了相关关系研究,目 的是对钻孔岩芯编录的新方法即高光谱岩芯编录在此类矿床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铁矿石反射率较低,一般为5%~20% ,铁离子的吸收峰主要表现在400~1 100 nm范围内,铁矿石中铁含量与850~900 nm的反射率均值呈现显著指数负相关关系,为高光谱 岩芯编录在此类矿床中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工程地质编寻在剥离物强度勘探中占有重要角色。作者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并展示与论述了为确定和分析岩石力学强度而采用的各种测试成果与分析方法,为岩石力学强度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钻探岩心编录一直是地质勘探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高光谱探测技术的发展为岩心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编录技术。为了使获得的岩心资料能永久保存且便于使用和分析,笔者开发了钻探岩心高光谱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使用者能方便管理、查看钻探岩心数据,快速提取、分析岩心矿物的光谱特征,为后期矿物的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基于普通数码影像的矿山三维可视化技术。首先将检校后的数码相机以物方控制的单模型摄影方式对目标拍摄,取得原始影像并逐一校正;然后自动进行像对定向、立体匹配,采集影像点云;最后根据影像匹配点云三维建模,并依据前期地形数据、终采境界设计图、地质勘察数据对露采矿山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实现动态检测。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地质勘探工作,着重研究的是矿体形态、质量、成因等,而对与将来开采有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则重视不够,因而在开采前需补做工程钻探。建议今后从地表填图、钻孔岩心编录、岩心定向、坑道编录等方面加强工程地质资料的收集。  相似文献   
6.
岩体结构特征控制着岩体力学性质并影响岩体工程稳定性,因此岩体结构地质编录一直是岩体工程地质中的重要内容。针对露天矿山边坡,传统的岩体结构编录方法具有危险性大、效率低等缺点,需要引入新技术实现地质编录的安全、高效。随着近年来无人机的民用化,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改进传统露天矿坡的地质编录工作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浙江某露天采石场矿坡为例,阐述了无人机摄影技术在地质编录中的应用方法和工作流程。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采用运动恢复结构法将点云数据转化为岩体三维数字模型,并利用点云的坐标信息实现对岩体结构面产状的解译。通过对比罗盘测量的产状和点云计算的产状验证了该技术应用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结构面的优势产状,为分析矿山边坡稳定性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主要以ADS40数码影像资料为基础,针对典型海岛测区的控制点布设,制定不同的布点方案,通过空中三角测量作业及平差实验,比较各种方案的数字空中三角测量成果精度,论证得出最佳、最优的外业布点方案,为海岛的外业控制点布设提供指导及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山峡谷数码影像的特殊性,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核面的序列影像匹配方法.该方法采用虚拟核面约束采集点的匹配,不仅缩小了匹配的搜索范围,且提高了匹配精度.实验证明,该算法匹配多张影像时,采集点匹配的正确率高于97%,满足高山峡谷地区工程勘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宁堃 《四川地质学报》2013,(Z1):145-147
本文针对在碳硅泥岩型铀矿地质勘查过程中钻孔编录阶段出现的岩(矿)心采取率不足,岩(矿)心质量差等问题,导致无法开展有效的岩心地质物探编录工作的情况下,通过γ测井方法在某钻孔应用的实例,探讨如何利用γ测井在岩心采取率低的情况下确定放射性矿层位置的埋藏深度、品位和厚度以及进行初步的地层划分和岩性对比。  相似文献   
10.
张荣春 《测绘学报》2020,49(3):400-400
随着水电、交通、矿采等基础工程建设领域发展步伐的加快,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面临任务重、时间紧、难度高等各种新问题。传统接触式岩体结构面获取方式已不能满足地质勘测快速、准确、精细的要求。以TLS点云或数码影像作为数据源的非接触式主动测量方法在数据形式、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将两种数据融合可实现空间信息与光学信息的优势互补,对地质信息提取研究具有实际价值。本文针对现有影像与点云提取地质信息存在的问题,以完整、准确和自动化特点为目的,对岩体结构面信息融合提取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异源数据配准简化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传统海量数据简化方法效率低、精度差且失真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特征提取思想的异源数据配准简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