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会年 《地震地质》1991,13(4):306-316
本文通过对昌平观测井周围水文地质条件的现场调查与深入研究,论述了该井水位自1988年10月以来出现的大幅度抬升的原因,是由于十三陵水库引水途中通过古河道的渗漏补给引起的正常动态,并不是1989年10月大同-阳高地震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北京昌平地震台 TJ- 1型钻孔体积应变仪 1 989年 7月~ 2 0 0 0年 1 2月期间的观测结果 ,分析了潮汐响应函数的动态特征及其稳定性。由全序列观测数据调和分析所得 :O1波潮汐因子 VO1=0 .791 6± 0 .0 1 2 8、相位滞后 ΔΦ0 1=1 .9°;K1波潮汐因子 Vk1=0 .6 4 42±0 .0 0 88、相位滞后ΔΦk1=- 4.2°;M2 波潮汐因子 VM2 =0 .6 5 0 0± 0 .0 0 3 8、相位滞后ΔΦM2 =-2 .9°。液态地核振荡因子 A=VO1/VK1=1 .2 2 8,比理论值小 6 .5 %。  相似文献   
3.
昌平地震台地温前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昌平地震台地温测点的基本情况及地温正常变化特征。分析了该测点记到的一些地震前的地地温异常变化特征。自1995年以来该测点观测到11次异常,其中有9次与发生在该台附近(300km范围内)的地震相对应,有2次异常没有对应地震。距离该测点较近的地震的异常形态为趋势下降-回升型;距离该测点较远的地震的异常形态为跳型,震前异常幅度越大,平静时间越长,未来地震的震级越大,反之则小,以分为间隔的测值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燕山南缘北西西向昌平-丰南隐伏活断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特定气候条件下获得的陆地卫星图象上,深色、带状的线性影象,反映出昌平-丰南隐伏活断层的形迹。这是向断裂带运移的地下水沿活动构造带上升到地表、在卫星图象上由高密度值显示出来的,是基底构造活动在地表的反映。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昌平-丰南隐伏活断层可能是中生代末期形成的,断开康氏面和莫氏面的壳型断裂,第四纪以来具有左旋滑动的特征。本活断层是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  相似文献   
5.
昌平灰岩由张文佑(1935)命名,时代属早寒武世沧浪铺晚期。近年,作者在含 Megapalaeolenus feng-yanensis 层位之上采到 Redlichia murakamii。据此将昌平灰岩时代置早寒武世沧浪铺晚期—龙王庙期。  相似文献   
6.
2003年日本北海道8.0级地震次声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长金  唐炼  李相方 《地震》2005,25(1):74-80
利用在北京昌平安装的次声三点阵, 记录了2003年9月26日日本北海道地震的前兆次声波和震后次声波。 实际记录的P-t曲线及波速波向图, 经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其三维动态频谱。 结果表明: ① 强震前2~7天能测到振幅很强、 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波。 其频谱特点是: 振幅由弱(10~15 Pa)逐渐加强到(50~80 Pa)或更大; 先为短周期波(10~30 min), 紧跟着长周期波(30~50 min), 然后又出现更长的周期波, 最后长短周期的波一起出现连成一片(2~62 min); ② 地震前兆次声波的产生和记录较容易, 而当地次声波和震中次声波记录和识别比较困难; ③ 若两地的三点阵波向相交, 可预测震中位置。 故地震前兆次声波的测量研究, 有可能发展成为临震预报中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舒然  廖志坚 《云南地质》2011,30(3):373-375
昌平组下部角砾状碳酸盐岩有两类成因,分别为风化残积角砾岩和重力流角砾岩,其成因机制为由台地向斜坡过渡的缓坡重力流形成。  相似文献   
8.
核形石是微生物岩的一种,长期受到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在核形石的展布模式、沉积环境以及微生物特征和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北京西郊丁家滩剖面地层出露良好且保存完整,其寒武系昌平组的早期高位体系域主要沉积在潮下-潟湖环境中。受控于三级以下海平面以及水动力条件,早期高位体系域自下而上发育了三套形态各异的核形石层。第一套毫米级核形石零星分布于早期高位体系域下部,不具明显核心,包壳内见大量泥晶物质及砂屑、生屑。第二套厘米级-亚厘米级椭球状核形石集中分布于早期高位体系域中部,具有明显核心,包壳主要由亮纹层、菌纹层、生屑层和包壳层组成。第三套厘米级椭球/叶状核形石集中分布于早期高位体系域上部,具有明显核心,包壳主要由亮纹层组成,菌纹层含量较少。镜下鉴定结果表明由亮/暗纹层交互而成的核形石包壳具有不同的显微/超微结构,代表了微生物席与沉积环境的不同互动方式。分析其形成环境可知,北京西郊丁家滩剖面寒武系昌平组以核形石为主的微生物岩,生物灭绝事件是其直接成因,但也许不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笔三则     
正1据我所知,《芒果街上的小屋》出版了两次,第一次在2006年,第二次是去年、2012年。2006年我读过一次,小而清淡的喜欢,觉得它像儿时包了玻璃纸的糖果。6年过去了,去年,看到这本书,又读了,这次是闲散的读,从后往前,或者随便从中间的一节开始,但不自禁地,很快又读完了。读的时候,我知道,马上、马上就会给针扎一下,果然是——爷爷去世了,爸爸告诉了"我"这个最大的孩子,"爸爸人像件外套一样皱缩起来,哭了。""我想要是我自己的爸爸死去了我会做什么?于是,我把爸爸抱在怀里,我要抱啊抱啊抱住他。"  相似文献   
10.
7月4日,北京市国土局召开自主创新调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评审会。参会领导、专家昌平分局参研的《耕地破坏鉴定工作研究》、《征地工作中公示、公告环节工作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课题的思路、方法及现阶段取得的初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