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3年   1篇
  1947年   1篇
  19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在大青山下呼和浩特的哈拉沁村,见过一个古老的青灰色砖门楼,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开裂了,空空的门洞,没有门,门洞正上方,三个字雕在青砖上:“活泼地”.这三个字让我忘不得.古人很注重“活泼”,从孔子到朱熹、王阳明,都推崇“活泼”.活泼就是性灵,活泼就是生机,有了盎然生机,还要什么呢?还会缺什么呢?什么好东西还会不来呢? 人的创造力绝对离不开“活泼”——哪怕看似呆呆地“坐破寒毡,磨穿铁砚”,其心性必定要活泼,才可能明志致远,才可能出神入化.正像那个青砖门楼上的“活泼地”三个字一样,这里,不把“活泼地”当形容词或动词讲,只把它当名词讲.  相似文献   
2.
《地质学报》1922,1(Z1):2-4
The first general meeting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was heldon the evening of March 2,1922 in the lecture hall of the Library Building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in Peking in the presence of distinguished foreign  相似文献   
3.
尹赞勋 《地质论评》1947,12(Z1):63-72
现代中国的古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是由外国输入进来的。我们要问:在中国历史上有否本土产生的古生物学之根苗?章鸿钊先生在二十五年以前已经肯定的答复这个问题了。民国十一年三月二日,中国地质学会举行成立后第一次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