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刘霞  杜东 《地球》2014,(2):102-103
沧海桑田,一直都用以形容世间万物的极大变迁,这种变化往往需要数千,甚至数万年的漫长岁月。可是今日当你立足于黄河三角洲时,沧海桑田的变化、海陆分界的变迁,一览无余。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河道为中心、向着大海辐射的巨大扇形。  相似文献   
2.
三十年前事,弹指一挥间。乱云蔽日遮天、荒草盖芳园。孔孟斯文扫地,戎马元勋解甲,奸佞害忠贤。大厦欲将覆,华夏路尤艰。整纲纪,邓公出,调船弦。国门开放,才得旧貌换新颜。南粤桑田苍海,澳港还珠完璧,心曲太空传。不坠凌霄志。世纪谱鸿篇。  相似文献   
3.
程秀娟  颜锋  宋波 《河南地质》2014,(12):50-50
沛县,是汉高祖刘邦故里,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沛县也是江苏省煤炭主产地和华东地区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年产煤炭量占全省的69%。然而,煤炭在为沛县带来丰硕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治理的难题。煤从地下一点点地被开采了出来,地却一点一点地向下陷,坑洼不平、积水成湖,原本生活的乐园,成了沛县人深恶痛绝的"塌陷湖"。  相似文献   
4.
沧桑变化     
《地球》2012,(1):85-85
沧桑变化即沧海桑田。这一思想及其相关联的地表升降观念.是中国古代关于海陆变迁的一种卓越认识。《诗经》上就有“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话。这里所说的有些像是地震现象.  相似文献   
5.
“宇宙无常,沧海桑田。造化填海,隆起津南”(《津南气象赋》)。津南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海河下游右岸,是经过漫长的“沧海桑田”变化,海退成陆形成的,总面积385.71平方千米,属于渤海海积和黄河冲击平原,地势甲坦、上层较厚,其地表层多为黄土、黑沙土两种,土质略含盐碱。  相似文献   
6.
亢学文 《中国地名》2009,(10):66-73
海港区,顾名思义,因有港口而得名,即自然聚落而成的秦皇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皇岛一带已形成碣石港,秦汉至宋元又得到发展,明清时航船日趋频繁。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13日,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农村土地整治万里行”广西站宣传活动正式启动。连日来,来自中央和地方媒体的新闻记者走人厂矿、田间,进行实地采访,感受着八桂大地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13日,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农村土地整治万里行”广西站宣传活动正式启动。连日来,来自中央和地方媒体的新闻记者走人厂矿、田间,进行实地采访,感受着八桂大地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9.
尹赞勋 《地质论评》1947,12(Z1):63-72
现代中国的古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是由外国输入进来的。我们要问:在中国历史上有否本土产生的古生物学之根苗?章鸿钊先生在二十五年以前已经肯定的答复这个问题了。民国十一年三月二日,中国地质学会举行成立后第一次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